《蒙古族服饰》自治区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得到了相关专家的首肯,业界的赞誉以及新闻媒体的关注,而对于上千家民族服饰企业来说,更是期盼已久的甘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服装设计者之一,是从内蒙古走出去的荷兰籍服装设计师胡社光,偶然得知内蒙古发布了《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后,迫不及待地将蒙古族28个部落的服饰搬到了自己的时装展上。2012年10月31日,极具创意的28套蒙古族服饰展拉开了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胡社光的东方·风”时装发布会的序幕,别具一格的惊艳感受,让享受这场视觉盛宴的与会嘉宾无不为之震撼。
胡社光认为,该标准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并与现代审美需求、生产生活需求和工艺技术相结合,形成技术规范,成为蒙古族服饰组织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准则和依据。
时装发布会后,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些光彩照人的蒙古族服饰可以让人们感悟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审美心理和现代气息,这也是利用标准化手段保护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典范。
《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发布后,国家和自治区各大报刊、网络纷纷聚焦:《中国质量报》、《内蒙古日报》(蒙、汉版)、《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晚报》、《中国标准化杂志》、《消费与质量杂志》、内蒙古政府网、中国质检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品牌服装网等先后进行了宣传报道。
山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业内专家、服装界人士也来人来电,或学习经验或表示深受启迪。《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可谓社会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今年,自治区标准化院又要完成新的目标——承担制定发布“三少”民族服饰地方标准项目。
在我国的最北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生活着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受宗教礼仪、地域生活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变异性等诸多特点,体现了“三少”民族的民族文化特征,蕴含了“三少”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在我国民族服饰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光辉的照耀下,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改变着“三少”民族的传统习惯,但文化同化也使他们的民族服饰文化严重边缘化,许多优秀服饰样式已经消亡,尚存的服饰文化也日益濒危。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文化迫在眉睫。
在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2012年,自治区标准化院着手初期调研工作。
专家团队多方面收集了大量的“三少”民族服饰相关资料,服装行业规范、标准等资料,与呼伦贝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人员共同深入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莫力达瓦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等地展开实地调研,走访当地文化馆、博物馆、民研会、宗教事务局等相关单位,以及民族服装加工企业,拜访了当地多个民俗专家、学者,获得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并与相关专家、学者多次进行了学术探讨。
自治区服饰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民族服饰文化集成·蒙古族卷》主编白金昌作为专家参加了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对“三少”民族服饰实地调研的全过程。他认为:“‘三少’民族服饰是‘三少’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在我区民族服饰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而且在整个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透过‘三少’民族服饰文化,可以窥探到这些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心态、情感、民俗等诸多方面内容。自治区标准化院通过运用标准化这一技术手段,对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服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鄂伦春自治旗文联主席敖荣凤得知能通过标准的制定来保护这一文化后感动不已,她说:“虽然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也在竭尽全力进行着各种方式的保护、传承。但标准的广泛性、推广性、规范性更有力,这也是这一民族的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