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温都来嘎查,基础差、底子薄,是西乌旗巴拉嘎尔高勒镇出了名的后进嘎查。如今的温都来嘎查甩掉了落后帽子,成为自治区、盟、旗三级先进嘎查,完成了让人瞠目的“四级跳”。2012年,嘎查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牧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成为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
温都来嘎查70%的草场位于沙地,养殖小畜成本大、收益小,且草原生态逐步恶化,加剧了恶性循环。嘎查党支部立足实际,确定了“以饲养大畜为主,接冬羔为辅,产业化带动”的发展思路,带领牧民调结构、优品种,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截至2012年底,嘎查累计引进优良品种牛千余头,对900多头母牛进行冷配,大畜改良率达到100%。在调整畜群结构的同时,嘎查党支部组织15个牧户建立沁绿肉食品加工协会温都来嘎查分协会,与公司建立畜产品出售、加工合作关系,公司与牧户互惠互利,形成订单式畜牧业模式。
继冬羔收入成为牧民重要增收渠道后,嘎查党支部又在晾制风干肉上做起文章。先后组建了风干肉协会,注册了“伊力奇”风干肉商标。2009年建起伊力奇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争取72万元项目资金,新盖了集育肥棚、屠宰间、晾制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冷库为一体的“伊力奇”牌风干肉加工厂,实现了从协会到合作社的有效转制。目前,伊力奇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会员已达到55户,年育肥牛180头,屠宰加工36头,销售风干肉2500公斤,户均增收1.65万元。
嘎查党支部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兼顾,先后从嘎查集体经济中拿出20余万元,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帮助嘎查困难党员群众缴纳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金。嘎查带头集资2万元,为居住偏远的28户牧民修建40公里砂石路;争取扶贫资金34万元,为18户贫困牧民修建棚圈、购买母畜和西门塔尔牛;累计捐助1.6万多元,资助19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嘎查还从集体经济中拿出9400元,为131名牧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目前,嘎查牧民参加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率分别达到100%和80%。(记者巴依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