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让更多菜农认识到新品种的优势”
 

  “没想到这种子这么好!农科院专家推广这个种子的时候,我还担心呢,黄瓜种得好好的,换了品种,不好卖咋办?现在经过对比,还是这个‘德尔2010’卖得好!”6月14日,菜农刘建国说起黄瓜换新品种的事儿,一脸的喜色。

  刘建国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把栅乡前不塔气村的菜农,种植大棚蔬菜已经有6个年头。记者见到他时,是在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设施专用黄瓜新品种示范推广现场会上。作为受益的农民之一,刘建国自然很有发言权。

  正值大棚黄瓜采摘,他和妻子一边摘黄瓜,一边向大伙介绍新品种“德尔2010”的优点。“这个瓜的产量不是最高的,但因为瓜条顺直油亮,刺瘤明显,长时间不打蔫,市场上特别好卖,价格就比其他品种每公斤高出4到6毛钱。我这一亩大棚要是都种这个品种,能增收7500块!”

  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王勇介绍,从2011年开始,蔬菜所陆续从全国各地引入保护地黄瓜新品种120余种,通过在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的项目中试验示范,初步筛选出产量高、适应性强、商品性好、品质优的黄瓜新品种。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早春茬黄瓜主要是“德尔2010”为主,秋延后黄瓜主要以“津优35号”为主,越冬茬则以“完美6号”为主打品牌。

  来到菜农武天财的大棚,看到他也正在大棚里忙乎。说起“德尔2010”这个新品种,武天财指着一箱刚刚打好包的黄瓜说,“就是这个品种,你看看这瓜皮色多好看,油绿油绿的,再加上瓜型好,上了市场就数它好卖!我算过账,种这个品种,一茬黄瓜一亩纯收入能达到27000元!”

  科技人员精心挑选,菜农地里细心伺弄,瓜熟蒂落之时,何愁农民不增收?科技员贾灵惠说:“我们就是要让更多菜农认识到新品种的优势,让他们增收增效!”(记者王国英)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田间学校
内蒙古进入旅游旺季
小药箱承载“大卫...
关注留守儿童
户外休闲活动成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夏季里的滑雪赛
走进美丽的巴丹吉林沙漠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