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锡林浩特市市长张锦明
在日前召开的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表彰大会和招商引资大会上,会议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规定》。这两个大会的召开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大发展、快发展的全面提速阶段,也为锡林浩特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缩小差距、激发活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锡林浩特市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实现了长足发展。到2012年,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417户,占锡林郭勒全盟的近30%;非公经济实现税收18亿元,占全盟的5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7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为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结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锡林浩特市工作部署,锡林浩特市提出了“依托产业衍生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全民创业培育一批、现有企业提升一批”的目标,重点实施“项目引进、非公企业培育、服务环境提升”三大工程,推动非公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实施项目引进工程。锡林浩特市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倾力打造亲商、融商、扶商、富商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形成地方经济与投资企业互利双赢的发展局面;坚持叩门招商与开展经贸洽谈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山西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推介,争取引进落地一批新项目。
同时,加强与各地商会组织、大企业集团和投资服务机构的联系合作,逐步建立起辐射发达地区的招商网络,及时捕捉各类投资信息,适时组织开展各类经贸洽谈、项目推介活动,积极宣传锡林浩特市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推出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吸引企业投资建设。目前,锡林浩特市已经重新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联席会议制度、奖励办法、招商队伍管理办法等4个政策性文件,成立了3个专业招商小组开展专项招商活动。今年上半年,锡林浩特市已签订天津长芦盐业总公司萤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广东粤电集团新能源,北京易观恩凯公司大型游乐场、煤用防冻剂,红星美凯龙家具广场,四川爱心集团饲草料加工等8个项目合作协议;同时,对接引进了上海人民电器成套电气设备、深圳能源集团新能源、江阴平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大牧场规模化养殖、南京中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锗下游精深加工等9个项目,投资意向超过110亿元。目前,爱心集团饲草料加工、大牧场规模化养殖、上海人民电器成套电气设备等项目已开工,江阴风光互补发电、深圳能源集团新能源等项目有望近期开工,其余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二是实施非公企业培育成长工程。把发展中小微企业作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落实自治区提出的中小企业创新年活动、千户创新型工业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工程,实施重点非公企业培育成长工程。今年重点从养殖业、工业、建筑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旅游业、物业和家政服务业等7个行业中筛选部分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争取用2—3年时间,在各行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非公企业,集中培育5—10户成长性好、有一定规模的非公企业,争取用2—3年时间实现在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
三是实施服务环境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政策扶持,根据全区会议精神,正在研究制定锡林浩特市《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计划从财税金融、创业就业、政策奖励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扶持上,市财政今年安排400万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在创业就业上,将小额担保贷款人均额度提高到10万元;对安置复转军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人每年岗位补贴500元,连续补贴3年;对吸纳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4050”、“零就业”、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其中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单位承担部分由就业部门补贴。在政策奖励上,对纳税较高的非资源型企业、入驻园区企业、商标创建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
加快发展非公经济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锡林浩特市将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壮大。(记者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