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自治区能在贫困生就业方面多些援助,并在就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还应对贫困生心理、职业定位等方面进行辅导。”昨日,自治区人社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蒙古大学学生秦帅向人社厅厅长萨仁建议。
当日,萨仁来到内蒙古大学生身边,与他们面对面聊就业。
贫困生和蒙授生的就业援助
像秦帅一样,许多高校毕业生和蒙授学生都对贫困生就业提出了建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陈塔娜是一名蒙授毕业生,她提出,自治区对蒙语授课毕业生能否多些政策倾斜及援助?
萨仁针对大学生关心的此类问题介绍:“内蒙古各地依托社区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贫困家庭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毕业生摸底调查工作。截至今年初,全区未就业的蒙语授课毕业生有5906人,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有8466人。自治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援助,优先为其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信息服务,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同时,开发1万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毕业生。”萨仁还介绍,在服务基层项目计划总数中,单独拿出30%的比例,用于招募贫困家庭毕业生。并安排1.3亿元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用于安置贫困家庭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毕业生。
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的优惠政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阿茹汗则建议自治区应该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让更多贫困生及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对此,萨仁说,自治区明确了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以及对当年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在职职工总数20%以上的,优先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以及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内蒙古大学学生张薇认为,在大学生创业项目和资金方面,应提供更好的平台。萨仁说:“自治区政府从本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资金。通过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特事特办服务,实行简易登记申请当场受理和办理,试行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以及网上登记和年检,简化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工商登记程序,降低了创业门槛。各地通过开展创业咨询、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萨仁介绍:“包头市成立了全区首家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依托稀土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入驻项目68个。同时引进了‘领航者创业实训’项目,对创业培训课程内容进行了完善,增强了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
建设统一就业信息动态发布平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南铁军说,自治区能否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平台,让更多高校毕业生能方便地查阅到就业信息。南铁军的问题,也是现场许多同学所关注的。
“目前,人社和教育部门基本实现了区内内蒙古籍应届高校毕业生数据和初次就业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积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动态发布平台,并开发了全区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即将上线试运行。”萨仁的一席话,无疑让在场的学生有所期待。据介绍,自治区正在起草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工作方案,准备本月开始,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定向式”、“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高职院校提前就业本科院校违约率高
会上,除了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参会的各高校负责人还详谈了学校的就业率。高职院校继续保持的高就业率和部分普通高校出现的高违约率形成鲜明的反差,让人唏嘘。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毕业生连续六年年终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现在学院就有420人提前一个学期就业。对于这些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学院调整了教学计划,学生到企业工作,教学也跟着走进企业,让学生在工作中修完课程。”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院长霍天强介绍了该校的就业情况。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福梅说,该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6.07%以上,学院培养学生的定位是向广大农村、牧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技术人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很适合学生。学校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从观念上给学生进行辅导。
高职院校就业乐观,而本科院校却有些难。内蒙古大学就业市场科副科长于轶说,今年内蒙古大学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金融类、银行、证券类专业用人企业少,甚至没有,光伏多晶硅产业、化工类、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也比较差。此外,学生违约率越来越高,“这与学生先着急签约,有好的单位再跳槽的就业观念有关。”
从目前看,一些学校不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不研究社会需求,缺乏专业建设长远规划。片面追求种类多、数量多、名称新,专业设置有一定的随意性,导致了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矛盾。还有一些大学专业设置过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有所差距,适应面窄,影响就业。”于轶说。(记者 张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