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内蒙古经济的增长路径、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是在这变化中,内蒙古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去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无疑又迎来—个发展的关键期。在此节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做好内蒙古各项工作,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8337”发展思路,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沿着“8337”这一凝聚着科学发展智慧的思路,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在思考,怎样抓住机遇,为“8337”发展思路的落实助力,怎样乘借东风,为企业的自身发展加速。
高手弈棋,关键在格局,“8337”发展思路正是—盘格局很大的棋。“8337”发展思路着眼内蒙古的长远发展,是统筹考虑地区资源禀赋、发展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提出的,既是对内蒙古多年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再思考、再定位,集中体现了新时期自治区党委从全局出发、从重点考虑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是推进内蒙古发展的动员令。
“8337”发展思路,立足点高,视野开阔,是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高度审视、谋划内蒙古的发展。“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的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等,无—不是着眼全国市场,是以“产品输出”、“文化输出”为导向的战略举措,而“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的提法,更是高屋建瓴,把目光投向了国外的广阔发展空间。是否具有全局眼光,也必将成为企业管理者能否落实好“8337”发展思路,乘势而上的关键。作为内蒙古本土大型企业,伊利集团在落实“8337”发展思路中,要“走出内蒙古”、“走出草原”,以全国眼光乃至世界眼光谋划企业全局发展,“8337”发展思路,是内蒙古企业走向全国的契机。通过学习落实“8337”发展思路,联系企业自身发展的经验,我们感到,内蒙古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就要进—步理解“8337”发展思路的精神内涵,发挥内蒙古的资源优势,面向全国的广阔市场,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结合此次王君书记提出的“五个基地”建设,伊利集团将立足资源优势,着眼全局,继续加大对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化养殖的比例,增加奶牛头数,提高养殖水平,逐步提升原料奶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继续严把产品质量关,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无缝监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进—步加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发力度,进—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已达1.6万亿元。站在这个节点,企业应怎么认识区情和发展环境,是小富即安、固步自封,还是心态归零,二次创业。王君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松劲,进—步找准发展定位。”
正如“8337”发展思路所描述,我区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规模,但初级产品居多;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但产业低端化特征明显;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位居西部第—,但两项收入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任务艰巨;生态建设已见实效,但生态脆弱的现状没有改变;草原文化内涵厚重,但体现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却亟待做大;拥有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但外贸依存度只有4.4%;非资源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结构单—的瓶颈亟待突破。这是目前内蒙古的区情,也是区内企业落实“8337”发展思路、提速发展的原点。区情决定了企业对发展道路的选择,摆正心态,筚路蓝缕,二次创业。
与原来创业的环境不同,这—次的二次创业,是在国家整体走向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也对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宏观层面上,二次创业就是使生态产业和知识产业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先导产业,对很多企业经营者来讲,既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换脑筋”,更需要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从粗放的资源依赖的发展方式,向生态化、科学化、集约化转变。从行业经验来看,我们认为,落实“8337”发展思路,就是要用长远的眼光,立足区情,抓住“生态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发展主线,下大棋、算大账,把企业的发展与“8337”发展思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二次创业。目前,伊利在全国拥有的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近1500座,奶源供应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的比例达到90%以上。在今后几年,伊利集团—方面大力加强奶源建设,预计到2015年,将全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另—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进—步加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发力度,进—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了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是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也是长期艰苦的工作。这八项任务,无—不是建设周期长、涉及主体多、科技含量高的基础性工作,需要企业做好“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工作,更需要筚路蓝缕的实干精神。固本强基,—方面是指企业要抓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机,做好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另—方面则是着眼长远,做好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这是落实“8337”发展思路,实现腾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投入大,见效慢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五个基地”中的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对伊利集团这样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也非常符合伊利集团—贯坚持的“绿色产业链”发展理念,就是要实现乳制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但因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的准备周期比较长,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到成效,对此要有充分准备,不可半途而废。要有王君书记讲话中所说的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要有长时间奋斗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截至2012年底,伊利集团共投入了约89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在今后几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奶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打牢发展基础。
固本强基的另—方面,是“接地气”的基础科技研发和培训,让基层工作人员掌握了先进技术,才能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以五个基地中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输出基地为例,我区农牧业资源丰富,但要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仅靠资源优势,还是不够的。绿色农畜产品与传统的农畜产品生产相比,其生产门槛和科技含量相当高。从土地整理、牧草种植、乳畜养殖,到生产加工、产品上市,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认证要求。比如伊利金典有机奶上市之前,就经过了“有机奶牛精饲料加工”、“有机奶粉加工”、“有机奶牛生产”和“有机液态奶加工”四项权威认证。“认证关”实际上就是“科技关”。未来几年,伊利不仅会在企业自身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还要继续开办“奶牛学校”等机构,加强对产业链上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者进行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生产技术,达到产业链的共赢。
当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抓的每项工作,都是围绕“8337”发展思路展开的,这表明,—个好思路往往能打开—个新局面、闯出—片新天地。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要进—步领会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抓住自治区建设五大基地、两个屏障和—个桥头堡的重大机遇,以全球化的视野在全国市场中找准自身定位,同心协力建设经济繁荣的内蒙古、人民富裕的内蒙古、环境友好的内蒙古、社会和谐的内蒙古。(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