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民本: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翻开锡林浩特市近两年的“民生账本”,一项项惠民措施可圈可点。
城外绿树环抱,城中绿意盎然,走在锡林浩特的大街上,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一个个小区装修一新,这是以提升城市品质、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加强精细管理为重点的“民生城建”3年建设工程带来的新气象。
“民生城建”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投资7.8亿元,造林绿化2.4万亩;投资8000余万元,实施水厂工艺改造和降低地下水硬度项目,改善自来水水质;完成危旧房改造2.26万户,改造1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善23万平方米小区环境;加强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管理,集中解决城市建设边缘带“脏乱差”问题,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锡林浩特市环保局的一位负责人说,针对影响群众生活的露天矿粉尘污染问题,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累计投入4.15亿元,建成了平均宽度1公里、长40公里的U型防护林,构建起了城区与矿区之间的绿色屏障。市委、市政府还制定了《胜利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对做好环境整治工作明确了标准。经过努力,形成由阿尔丁生态公园和排土场景观带、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带、U型防护林带组成的“一园三带”整体绿化治理格局。
锡林浩特市始终高度关注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今年,锡林浩特市安排500万元嘎查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基金,年内消除嘎查集体经济空白点,增强嘎查自我发展以及带动牧民增收的能力。安排410万元扶贫互助社资金,在全市36个嘎查分场全部成立扶贫互助社,解决贫困牧民贷款难问题,年内解决400人脱贫和100户无房贫困户住房问题,到2015年率先在全盟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如何在更宽领域促进牧民转移增收和嘎查经济发展壮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锡林浩特市引导和扶持宝力根苏木哈那乌拉嘎查利用国家征地补偿费率先进城兴办园区。嘎查以合资入股的形式,与天津鑫茂公司组建股份公司,开发了包括牧民创业基地、大型仓储等在内的“万象星城”牧民创业园区项目。目前,园区一期工程的部分项目已开始运营,为嘎查牧民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并配套建成了100套转移进城牧民住宅。
不仅要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还要让群众受惠于发展过程。秉承这一理念,锡林浩特市按照依托产业衍生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全民创业培育一批、现有企业提升一批的目标,重点实施项目引进、重点非公企业培育、服务环境提升三大工程,大力发展能够有效拉动就业创业、促进富民增收的非公有制经济。市财政安排40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为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对安置复转军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非公企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纳税较高的非资源型企业、入驻园区企业、商标创建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有力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