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尽责圆梦 > 尽责圆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尽责圆梦·草原儿女赞】庆格乐图:为流浪者营造温暖的家
 

  “脚好些了没?严重的话,我们就送你去医院。”“不碍事,就是崴了下。估计休息两三天就好了,然后我就回家呀。”在呼和浩特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庆格乐图关切地与受助者交流着。在这个有着10多个床位的收容室里,近期已先后送走20多名流浪人员。“这些流浪人员多数是外地的,我们提供吃住,再买票送他们回家,遇到老人或儿童还要派专人护送。”

  作为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庆格乐图自1995年到救助管理站工作,历任管理员、站长助理、副站长、站长兼呼和浩特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他深知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这些年来,他积极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办好事、办实事,全身心地致力于推动救助站整体工作的提升。

  2007年初,庆格乐图任站长后接手的是1栋二层十几间的破旧楼房,人员宿舍及床位极其短缺。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呼和浩特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新建项目于2008年开工,并于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该中心设置床位300张,设有救助接待大厅、特殊救助受助服务区、住宿区、流浪儿童保护区、妇女避救中心、后勤餐饮服务区及行政办公区。硬件设施的完善配套,使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的生活、文娱活动及康复理疗等方面条件大大改善。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的实际,他创造性地在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2月25日开展“暖冬救助百日专项行动”,亲自指挥并带领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坚守岗位,以市区主干道、桥梁涵洞、在建工地、车站广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为重点进行巡查并开展救助。

  为落实好“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救助宗旨,庆格乐图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以身作则,拓展服务范围。在他的带领下,呼和浩特市救助管理站10年中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6734人次,其中未成年人9757人次、危重病人及精神病人12016人次、残疾人9594人次、老年人10252人次,跨省救助458人。

  真情付出,回报必丰。呼和浩特市救助管理站获得民政部“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救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全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2012年全区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区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连续6年被评为呼和浩特市民政系统实绩突出单位。面对这些成绩,庆格乐图说:“这都是弟兄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记者 钱曙光)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关爱农民工子女
草原白马文化节
盛夏草原风光美
世界首例“蜘蛛丝...
交通安全宣传进课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乌拉盖湖旅游节开幕
杂花苜蓿丰收啦!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