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337”发展思路是自治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细化、实化和具体化,是推进自治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总抓手,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工作的基本遵循。在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之际,本报和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8337”发展思路100题》。这100题及答案,是依据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讲话和有关文件,对“8337”发展思路的发展定位、工作重点、目标任务逐—进行解读,有助于干部群众加深对“8337”发展思路的理解,也为学习宣传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18、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建设重点是什么?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要依托良好的农牧业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乳、肉、绒、粮油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一是要抓龙头企业带动。制定完善扶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牧区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标准生产,推动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断向餐桌延伸。二是要抓知名品牌创建。依托绿色无污染这一最大优势,深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原产地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努力培育更多享誉国内外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要抓产品质量监管。农畜产品质量不仅关系产业的兴衰成败,而且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法规制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认证,坚决防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19、我区有哪些独具″北疆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北方草原文化的摇篮,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蒙古和女真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到2010年底,全区发现各类文化遗存1.5万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自治区境内的古长城的长度和历史跨度位居全国之首。浓郁的蒙古民族风情,是内蒙古与众不同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特有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使内蒙古成为一座庞大的、生动的民俗风情博物馆。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物产,辽阔草原、森林孕育了内蒙古特有的绿色农业、畜牧业、林业,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绿色餐饮文化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20、我区有哪些体现″草原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
我区地处祖国北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特征。首先,内蒙古拥有独特的资源景观,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水域和大冰雪。草原是内蒙古旅游资源的支柱,13.2亿亩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1.7%,拥有多种草原类型,被誉为完整的天然草原博物馆;森林面积3.55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沙地沙漠4.5亿亩,居全国第二;拥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辽河四大水系,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湖泊有295个;我们还有全国第七大火山群--阿尔山火山群等神奇的地质奇观和温泉,以及漫长的边境线和口岸。此外,我区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夏季凉爽、空气清新,是避暑度假的最佳区域。冬季冰雪资源丰富,尤其是东北地区,积雪期长,具备发展冰雪旅游的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