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过得好吗?
 

  2、一个200多人的群体,一群1000只出头的驯鹿,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却依然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徘徊。让我们倾听他们从山林里发出的微弱声音,跟他们一起思考,传统和现代,先进和落后……

  “这阵子我可忙坏了,我的猎点被定为这次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的参观考察点,来了好多人!”电话里,又听到了布冬霞那熟悉的爽朗笑声。

  去年夏季,我们第一次拜访使鹿鄂温克部落去的就是布冬霞的驯鹿放养点,今年37岁的布冬霞长得很秀气,是个性格开朗的鄂温克女子。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设在山林中的放养点共有8个,布冬霞点是其中之一,她的放养点有驯鹿70多头。在放养驯鹿的同时,她家的原生态民俗风情家庭游也红红火火。据介绍,敖乡62户鄂温克猎民目前全部具备接待游客住宿餐饮的条件,全年总收入超过100万元。

  夏季,使鹿鄂温克部落的营地总是冒着一缕缕的蚊烟。布冬霞告诉我们,从春末到秋初,森林里的蚊虫数不胜数,黑压压的,驯鹿最怕的是那种很大的牛虻,咬得驯鹿到处跑。于是,每年从春季开始,猎民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在营地上点燃几堆蚊烟,等待习惯夜间出去觅食的鹿群回来躲避蚊蠓,这也成了猎人管理驯鹿的好办法。

  “我最讨厌夏天了,因为驯鹿在夏天很受罪,尤其是刚割过茸的驯鹿,被蚊蠓叮咬后很容易溃烂发炎,让人好心疼呢。我和我的驯鹿都喜欢冬天!”布冬霞的话让我们很意外,却也深深感受到了使鹿鄂温克人与他们的驯鹿伙伴般的感情。

  据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乡长戴光明介绍,大约300多年前,一支赶着驯鹿群的鄂温克人告别西伯利亚勒拿河上游的森林,辗转迁徙,落脚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个迁徙而来的微型群体,在山林中逐猎物而居,被称为使鹿鄂温克。新中国成立后,使鹿鄂温克开始融入一个巨大的群体。“如果按人均水平来说,60多年来我们使鹿鄂温克算是国内人数最少受益最多的群体了。”戴光明乡长说。他告诉我们,目前鄂温克猎民人数是244人,驯鹿数量为1280头。

  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享受温暖的同时,使鹿鄂温克人的传统发生了重大变迁,而引领着一系列变迁的引擎是3次定居。从建国至今,定居始终是政府引导使鹿鄂温克融入现代社会的途径。当地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群体游猎迁徙的生活和扶持驯鹿业发展,给予了长期、持续的扶持和帮助,先后建立了奇乾、敖鲁古雅和根河3个定居点,驯鹿种群也几度突破了千头。

  作为一个追随驯鹿、游猎山林、生活艰辛的特殊群体,定居生活的温暖、舒适和稳定以及享受社会发展的种种公益福泽,无疑也是使鹿鄂温克人内心向往的生活。但是,传统驯鹿业所遵循的生产方式,却始终将他们留驻山林。2003年那次搬迁,曾经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后狩猎民族下山”,但是因为圈养驯鹿的饲料问题没有解决好,随着驯鹿的回归一部分猎民又回到了山林。自身传承的传统生产方式与外界提供的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为使鹿鄂温克人离不开驯鹿,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都依托于驯鹿业。

  “我现在也很为难,在山下上学的儿子维乔克要我待在家里陪他,丈夫却一定让我在猎民点上和他一起养驯鹿,而且,驯鹿也离不开山林……”索玉兰告诉记者,她不想让孩子在山上待一辈子,想让儿子将来上大学,过城市人的生活。

  我们在猎民点和定居点采访时也发现,现在年轻人大都不愿上山了,像布冬霞、索玉兰这样的驯鹿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一些玛力亚·索这样的老人,还在一心一意在山林中守着鹿,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她说:没有了驯鹿就没有了我们这个民族,驯鹿就是我们的象征。

  我们与布冬霞告别时,她给我们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民歌,她说这歌是小时候跟部落里的老人们学的。炉灶里的柴啪啪作响,像是在为她伴奏,围卧在蚊烟里的驯鹿们眼神温柔地望向这里,似乎也在倾听。歌声清脆略带些舒缓,回荡在帐篷的每一个角落,飘向静谧的山林……

  我区人类学者白兰曾说:“如果你能听到一个鄂温克猎民唱的歌,只要一次,你就能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的歌声无论如何欢快,都像兴安岭的白桦林一样,有种无比优美的心碎和骨子里的忧伤,那是他们对森林的爱……”现在,我们终于听到了。

  一个200多人的群体,一群1000只出头的驯鹿,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却依然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徘徊。让我们倾听他们从山林里发出的微弱声音,跟他们一起思考,传统和现代,先进和落后……

[责任编辑 李珍 ]

美好梦想 安全起步
白菜丰收
军训
煤矿棚户区居民迁...
葡萄园里欢乐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美如画
安全过冬有保障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