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过得好吗?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这样的见解:若想取得保护生物生态多样性的成功,不可离开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当只有200多人口的鄂温克猎民和他们所放养的中国唯一的一群驯鹿的命运处在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敖乡猎民欢迎参加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的客人

  驯鹿业是一个古老的生产行业,是人类适应环北极圈生态环境利用自然的生存创造。它有漫长的历史,至今仍在延续。或许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国是最早记录驯鹿业的国度之一,即唐代文献记载的鞠国之地“有树无草,但有地苔。无羊马,使鹿牵车,可乘三四人。人衣鹿皮,食地苔,其俗聚木为屋。”这些古代的“使鹿部”经年继世繁衍下来的后代,就包括了大兴安岭林区的鄂温克族猎民群体及他们世代追随的驯鹿。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现有驯鹿约250多万头,饲养驯鹿的萨米人有7万人,生活在瑞典、挪威、芬兰和俄罗斯靠近北极的地区。萨米人以或传统或现代的方式饲养着驯鹿,萨米人和驯鹿成为这些国家的国家文化,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特色,驯鹿文化具有世界价值。相对于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的驯鹿业而言,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业不过是环北极圈边缘的一小块碎片,但它却是我国唯一的驯鹿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这样的见解:若想取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不可离开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不可避免地触及这样一个问题:需要重新看待传统。事实上,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使鹿鄂温克部落,即使是在北欧、北亚和北美,世界驯鹿人如今都面临着生存方式的进化和转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当只有200多人口的鄂温克猎民和他们所放养的中国唯一的一群驯鹿的命运处在关键时刻,这种不可替代的具有世界价值的敖鲁古雅驯鹿传统文化将如何保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今年7月25日,根河市承办了以“人·鹿·自然———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有来自9个国家、20多个地区的150多名驯鹿养殖者代表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了世界驯鹿养殖者共同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我们的目的就是想保护好中国唯一的驯鹿种群,弘扬我国这一稀缺的泛北极驯鹿文化,获得更多的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支持。”当地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令人欣慰的是,一批有识之士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保护这一稀缺的古老神奇的驯鹿文化。据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党委书记卜伶生介绍,早在几年前,他们就邀请了世界上著名的设计师亚瑞———世博会芬兰馆的设计者之一,对敖鲁古雅乡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旅游规划。如今,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已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根河市还投入600多万元邀请吉祥三宝集团打造了大型歌舞剧《敖鲁古雅风情》,以原始、古朴、自然之美,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并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智利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获得“特别贡献奖”等多项国际奖。

  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敖乡的猎民们也自发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民俗表演队,从去年开始已经为游客表演了几十场,效果很不错。目前,已经有多家猎户参与搞起了传统工艺手工作坊,现场为游客制作皮画、根雕、桦皮制品等独具敖鲁古雅风情的旅游纪念品,把古老传统的东西充分挖掘和发扬光大。

  尤为让人向往的是,当地计划在敖乡周围搞一个森林穿越旅游环线,在不同的景点设置不同的内容,以森林为家的部落“精神领袖”玛力亚·索老人将是其中最吸引人的亮点。

  “我们的主线就是发展民族经济,改善猎民生产生活,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肯定能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既能保护这里的原生态传统文化,又能让我们的猎民享受到现代生活带来的福泽,全力打造一个梦幻般的敖鲁古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戴光明乡长说。

  有位民族学者说过:“民族现象不是与生俱来,也不会永世长存。”也就是说,任何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自然的消亡,发展与消亡是必然的过程。见证这样的过程,可以体会其中的苦涩。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其中的苦涩,为其充填更多的美好和憧憬。

  “白雪融化的时候,小溪流满的时候,布谷鸟欢叫的时候,太阳她睁开了双眼。松树吐绿的时候,鱼儿畅游的时候,鹿崽奔跑的时候,太阳她露出了笑脸。”这是《敖鲁古雅风情》中的一段歌词,也唱出了使鹿鄂温克人对未来的信心。(记者 蔡冬梅 江新辉 白江宏/文 李新军 张文秀/图)

[责任编辑 李珍 ]

美好梦想 安全起步
白菜丰收
军训
煤矿棚户区居民迁...
葡萄园里欢乐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美如画
安全过冬有保障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