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5日,2013煤制天然气战略发展高层论坛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召开。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注目。这次会议上传来一个新消息:此前,这个因管道建设滞后一度推迟向北京供气的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一、二期投产送气,2014年实现三期工程全线达产。
在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施工现场,只见竖塔、圆罐林立,纵横交错的管线将它们联为一体。这个占地418.93公顷、总投资313亿元的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近80%。据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主任李志春介绍,去年7月28日,项目一期工程打通了全部工艺流程,通过30小时的大负荷试验,终于成功地产出天然气,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与之相配套的,通往北京的输气管线的最后113公里正在抓紧施工。一期工程具备了达产条件,二期工程也随之开建,目前项目二期的空分装置已经基本建成,气化、净化、甲烷化装置正在建设中。
一块来自锡林浩特的煤是怎样变成天然气的?李志春细数了项目的工艺流程:胜利煤田的低质褐煤,经过150公里的铁路线运到项目区,而来自克旗大石门水库的水经过两级提水,经54.1公里的管道直供厂区。有了水和煤这两种重要的原料,再经气化、净化、甲烷化等工序,直接进入输气首站,再经429公里的输气管线送往北京及沿线城市。项目在建设中,自主创新的技术始终贯穿始终。项目的科研团队改进了酚氨回收等技术,对甲烷合成、污水处理等进行了技术攻关。项目的工艺流程,从空气分离到最后的环保环节,除了甲烷化工艺技术外,全部采用了国产的技术和装备。目前,企业正在对甲烷合成技术和甲烷化催化剂合成这两项技术进行攻关,已被列入了国家“863”重点项目之一。(记者 屈广臣 通讯员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