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镶黄旗因地制宜发展牧民增收的替代产业,鼓励项目区内的牧户转移进城从事二、三产业。项目区内许多牧民进城后,不仅享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而且还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轿车,昔日牧人变成了今日的产业工人、企业小老板,生态经济涌动着勃勃活力。
为了促进牧民增收,该旗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和牲畜育肥出栏补贴等措施,扶持一批带动力强的示范合作社。目前全旗有各类牧民专业合作社276个,社员2826户,带动牧民8078人,分别占全旗牧区户数和人口的48%和50%。年舍饲出栏规模可达20万头只以上。政协委员哈斯巴特尔牵头出资成立的“腾飞专业养殖合作社”是全旗示范合作社之一,他说:“自从加入农机合作社以来,打草、喂饲草料等育肥工作全部采用机械,省时省力效率还高。去年合作社入股牧民仅育肥一项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
该旗按照“生态立旗”战略目标,确定了“南治沟坡,北治沙,围绕流域搞开发”的总体建设布局,依靠科技、围绕“三效”进行配套建设,重点采用了“立体综合治理”,“封、飞、造、网”沙地综合治理,配套基地建设,“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四种模式,主打生态经济牌,取得良好的效益,植被覆盖度已由原来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45%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