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公共自行车遭“黑手”科学管理也须跟上
内蒙古新闻网  13-10-26 11:18 打印本页 来源: 绍兴晚报  
 

  公共自行车“伤不起”

  上周,晚报接连刊出了市区公共自行车遭遇“黑手”的报道。一则是在市区解放路与人民路口附近的公共自行车借车点,3个小伙子有两个坐在公共自行车上“咯吱咯吱”地“骑马”,一个趴在车上睡大觉;另一则是在市区人民路与中兴路借车点附近,傍晚有人干脆把公共自行车用锁锁住,显然是想独占,第二天自己可以接着用。

  公共自行车连遭“黑手”,拷问的是市民的社会公德。对于故意损坏甚至破坏的恶劣行为,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更要有法律层面的严惩。要知道,被损坏的公共自行车会造成安全隐患,很有可能当你再次骑上它时,被摔一个跟头的就是你。近日,也有不少市民致电晚报反映两个总是:一是公共自行车还车还不了,二是想用车时网点没有车。由此,从管理层面来看,也有必要对公共自行车加大调度、调配、修理等的力度,将好事办得更好,更方便市民使用。尤其是在市区公共自行车网点不断增多、骑行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更要有服务意识来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比如,在公共自行车网点安装电子监控,让车辆的每一次损坏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采用诚信积分制,对按时还车、没有损坏记录的借车者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杭州等率先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已见成效,我市不妨也学习借鉴一下,真正让公共自行车成为绍兴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周飞)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代表风采
园丁爱生活 温馨沁...
工作在一线的“靓...
跟台湾空姐学礼仪
中小学生走上街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人勤春来早 田间耙地忙
汇英才·聚青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