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们交流,就像回头看自己的成长一样。”回复完一封学生发来的邮件,谢红岭靠在椅背上,舒展了一下疲惫的腰身。对于正在读博的她来说,时间是宝贵的。但谢红岭却认为,回复学生的邮件是一门“必修课”。
谢红岭是呼伦贝尔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她留着一头短发,说起话来干脆利索,一个典型的女教师形象。
在学生眼里,快人快语、热情奔放的谢老师是一位可以倾诉心事的“知心大姐”。虽然只有45岁,但她的头发已经白了近一半。
谢红岭的邮箱是向学生公开的。打开邮箱,许多邮件都是学生发来的。这些邮件中,有的倾诉困惑,有的寻求帮助,有的期盼谢老师能够给予指点。
谢红岭笑言自己是个爱“掺和”的人,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里,她都是一个活跃分子,校园里的各类活动,少不了她的身影,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她更是全心投入。
2009年的一天,谢红岭的邮箱里收到这样一封邮件——
谢处长,你好!刚上大学的时候,对考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但是这几天我突然不想考了。我感觉对前途特别模糊。望您帮我分析一下,其实我现在在考研与不考研之间各占一半。我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谢红岭迅速回复:“感觉你并不忍心放弃,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扰自己的事情,影响到你的选择和决定,如果这样,就有悖你的目标和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受到干扰变得犹豫,不应该啊!不是时候!盘点一下,是什么在影响你。”
从此,一对从未见过面的师生之间,邮件频繁往来。其中有学习的交流,有收获的喜悦,有真诚的鼓励。直至这位叫杨原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完成学业。
今年年初,杨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谢红岭发信祝贺:我还记得,2009年你告诉我:你要当一名人民教师。那时,为你的选择与我一样而感到温暖;今天,期望我们能同为教育事业而奋斗;这样的事业,值得我们用勇气、智慧、坚守和全部的努力去付出;这是能够有更多机会帮助别人的职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获得更大的成长!
并非只是杨原,很多学生都在谢红岭大姐的关心中成长着、收获着。谢红岭还建立了很多QQ群,经常在网上与学生们交流、谈心、搞活动。
“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可以更多地减少师生间的隔阂,更轻松、更直接地交流。”谢红岭这样认为。因此,每次给学生们做完讲座,她都会把自己的邮箱号留给大家,并承诺来信必复。就这样,一种虽然不是面对面、却是心连心的沟通,通过谢红岭的邮箱、QQ,连续不断地进行着。
网上的交流悄然进行,现实中的交流则是生动鲜活。谢红岭经常坐在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聊吧”,与学生们面对面地谈心,回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虽然很辛苦,但她从不抱怨:“我是一名党员,一名教师,这是我的职责和本分。”
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们交流,帮助大家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谢红岭在校内成立了“心馨语社团”,不设门槛儿,学生可以自愿加入,每到周末,社团同学一起观看精品影片,畅谈自己的感想,“鉴赏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累计影响到五六千名学生,收到良好效果。
学校里的谢红岭是个好老师,学校外的谢红岭是个热心肠。她加入了海拉尔区的义工联,经常参加义工活动。2012年7月,谢红岭在雅鲁河漂流时,看到一对母女落水,危急时刻,谢红岭跳入水中,奋力将她们推到漂流筏旁,3人一起拉住漂流筏上的绳索下漂了几百米远,来到水势较缓的安全地带,母女2人成功获救。
谢红岭告诉记者,她特别欣赏一句话:带好团队,做好专业,感动周围,影响周边。虽然刚刚获得“全国百名师德标兵”的荣誉,谢红岭却没有丝毫懈怠。她说:“我的成长进步,得益于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我会用我的真心、真情,指导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记者江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