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生态建设 > 绿色屏障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8337”非公经济价值寻找】天龙生态:绿色的梦再小也精彩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在‘八个定位’中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三个更加注重’中提出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这对于我们企业意味着难能可贵的契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0月23日,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龙生态公司”)总经理崔贵明对记者表示。

  天龙生态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12年的时间里只做了一件事——在大青山南坡治山造林。

  对大青山进行生态治理,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屏护山前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平原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近几十年来的严重破坏,大青山生态功能已变得十分脆弱。2001年,天龙生态公司响应包头市政府实施“大青山南坡还绿项目”的号召,投入到大青山南坡的生态建设中。

  大青山因土壤稀薄、干旱少雨、风沙大,土、水、肥流失十分严重,加之岩体坚硬,且极易发生泥石流,生态环境极度恶劣,一般的树木根本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当时与天龙生态公司一同参与项目的企业有40多家,但因为“树种不活、钱赚不上、人耐不住”,坚持到最后的企业所剩无几。

  面对石山种树的生态治理难题,天龙生态公司没有退缩。坚持科技创新,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生态研究教育机构建立战略联盟,组建起一支集超旱生林木研究、抗旱绿化技术管理、节水工程管理、水利研究、土壤研究、肥料研究、苗圃管理等于一体的全方位科研团队。

  为了找到能种得活的树,该公司科研团队深入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干旱荒山地区采集树种,经过反复试验,目前已拥有耐旱、耐寒、耐风沙、耐贫瘠的乔、灌木等树种30余种。经过反复试验、实践,该公司总结出由“超旱生林木”、“循环节水技术”和“天龙八步种植法”组成的生态修复体系。

  “通过这套生态修复体系种植的超旱生林木,成活率高达95%,比采用普通植树方法和普通林木的成活率要高出3倍。而且,维护成本仅为传统绿化的10%,每亩林地每年至少可以节约10吨水。”该公司一位科研人员介绍说。

  通过自创的生态修复体系,该公司在大青山南坡累计投资6亿元,修复荒山6万多亩,造林300多万株,建设了9座节水循环水库,铺设滴灌达3000多公里。“单单是我们在大青山上铺设的滴灌管道,接起来能够从包头一直铺到深圳!”崔贵明说。

  通过修复治理,如今在该公司项目区内,昔日因为多年过度放牧、采樵、开矿而形成的“秃子山”,重现草木繁盛的美景,绝迹多年的狐狸、狍子、野山鸡等在山中出现,生态系统在逐步恢复。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将超旱生林木推广应用于工矿废弃地、煤田复垦等生态修复领域和北方城市绿化。在生态项目实施过程中,秉承“绿色与发展双赢”的理念,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市场发展体系,目前仅超旱生林木的培育和推广一项业务,每年就能实现1亿多元的销售收入,企业走上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在从事生态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始终没有忘记企业的社会责任,用项目区周边的农民工近20多万人次,使其从种地的农民转为产业工人,还出资为项目区周边中老年村民办理了终身养老保险。未来,企业还将引进规模化新兴生态产业,吸引更多的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绿色生态治理事业中来。

  “绿色的梦,再小也精彩。”天龙生态公司全力以赴,向着美丽的绿色梦想执著前行!(记者戴宏)

[责任编辑 梁亮 ]

克什克腾旗遭受暴...
内蒙古特色产品受...
包头水稻丰收了!
转起来!
纵马欢歌闻四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阿尔山机场受降雪影响关闭
感受中医药文化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