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奏“改革曲” 实现“中国梦”
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三重意义
海南日报记者:在您看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否根源于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的现实,体现着什么样的价值追寻,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彭京宜:这次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重大理论观点。我认为,提出这个观点具有三重意义:第一,它回应了现实社会的强烈要求。我们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一点是不容否定的。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过多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没有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它顺应了人类文明的正确方向。世界范围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有效的形式,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推而广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分。第三,它无疑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当我们把市场的作用由“基础性”提升到“决定性”,又有相应的措施与之相配套以后,目前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就可望得到解决。例如当政府一方面认真纠正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时候,经济建设就将步入更加健康的轨道。
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
海南日报记者:纵观党史,从1978年至今,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比较受人瞩目,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意义的决策也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一以贯之的改革决策,蕴含着何种历史逻辑,展开了一幅怎样的改革图景?
彭京宜:你说得很对,历次三中全会,常常对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因而为国人和世人所瞩目。那么,从历次三中全会的改革决策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共性呢?我以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一读。第一,它体现了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从“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看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从世界范围的理论与实践中,看到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和仍然存在的问题中,看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性。第二,它体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改革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中华民族以强壮的身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满足炎黄子孙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和谐。第三,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基本手段,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决不允许面对自己的体制和机制弊端文过饰非、无动于衷,也决不允许全盘否定自己,对西方模式顶礼膜拜。也就是说,它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简言之,我们的改革具有多样的内容,却有不变的禀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化改革的海南担当
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南本地情况出发,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我们应该怎样发挥特区作用,作出哪些方面的积极探索?
彭京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神州大地上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给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要求我们努力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对此作了全面回应,他提出了“六个努力争创”,即在发展开放型服务业、特色城镇化、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规范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军地军民融合式发展六个方面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所有这些,为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勾画了清晰的路线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在两个方面给我们新的指引,一是改革的重点更加明确了,二是改革的目标更加具体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核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它告诉我们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如何抓住重点、提纲挈领、更好地实现纲举目张,就是说,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考验我们的智慧和意志。另一方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探索官邸制度、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高考等教育制度,改革司法审判制度等等,不仅指明了改革正确方向,而且昭示了改革的具体内容,就是说,做不做和如何做,将考验我们的见识和胆略。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南人民一定不会辜负伟大时代的期望。(记者 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