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公民基本科学素质节节高:2015年超4.75%
内蒙古新闻网  13-11-25 12:0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地心的温度非常高”、“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你能判断这些观点的对错吗?这些正是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问卷中,用来测试一个人是否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公民算是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专家认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等。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首府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将高于4.75%。

  比例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孩子们在回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 

  11月21日,记者在首府街头采访了部分市民,大部分市民都认为自己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但对于什么是科学素质,则很少有人能准确的表述。

  “基本科学素质的要求很高,拥有高等的学历,不代表就具备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呼和浩特市科协副主席张宁对记者说,判定一个人具不具备该素质,是由3个方面的内容决定的: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基本科学素质就是对这3个方面取一个交集,每一方面都要有一定比例的了解。例如:“公民对科学的理解”有16道题,答对10道就被认为是合格的,3个方面都合格了,就可以说测试者具备了基本科学素质。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有一票否决权,比如在测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时,有一道题:“你是否根据生辰八字算过命以及您对算命的看法”,如果选择“曾经算过认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那么,即使其余问题全部答对,仍旧不能算是具备了公民基本科学素质。

  记者从自治区科协了解到,我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07年的2.9%提升到2010年的3.04%,接近全国3.27%的平均水平。

  呼和浩特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开元说,首府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高于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到2015年,首府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将有显著发展,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条件保障等体系,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将高于4.75%。

  提高科学素质从娃娃抓起

   通道街回族小学的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四驱车

  “我以前觉得彩虹很神奇,有一次科学实验课上,老师让我们用喷水壶制造彩虹。我按照老师说的,将水喷向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一喷还真出现彩虹了。这才知道,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11月22日,在通道街回族小学科技活动室里,五年级学生李杰一边组装四驱车,一边对记者对说。在和记者聊天的5分钟时间里,他已经将散落在桌子上的四驱车零件组装成了一辆完整的四驱车。

  “这样的科技活动课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轻松掌握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科学原理。”通道街回族小学科技辅导员白金华指着科技活动室里学生的小发明对记者说。记者发现,这些小发明、小创造确实是五花八门:自制环保小风扇、应急LED灯、自卸小车……

  “我们校从1999年开展科技活动至今,共有238人次荣获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等各级科技奖项。”白金华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通道街回族小学的科学活动课只是是首府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一个缩影。

  呼和浩特市科协副主席梁亚东告诉记者,呼和浩特市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知识讲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令营等活动不计其数,培养了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国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首府推荐的5个竞赛类项目就有1项获了二等奖。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科学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首府将研究制定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标准,逐步建立科学教育教师专门职称评定序列。力争到2015年,全市50%的中小学开设科学教育课程。

  上社区科普大学成时尚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冬季养生》,冬季气候寒冷,易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11月22日15时许,记者来到社区科普大学吕祖庙分校,王泽强老师刚刚开讲。该学校设在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吕祖庙社区的办公场地,来上课的大都是社区内的居民。

  课上,一位认真听课的老人引起了记者注意,她的笔记做得十分详细,日期、内容、授课老师姓名都记录得很清楚。“我比较看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上了科普大学后,我懂得了如何养生,如何科学饮食……”老人名叫梅兰英,今年68岁,已经在科普大学培训4年了,说起养生,像极了一位科学饮食专家。

  谈及科普大学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变化,王泽强老师更是深有感触:“我从事科普老师这个职业4年,在9所科普大学任教,学生们接受科普教育后的变化真是太多了。”

  据了解,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呼和浩特市科协于2010年9月创办了呼和浩特市社区科普大学。社区科普大学为社会公益性学校,面向社区居民实行免费教育培训。共开设《安全常识》、《旅游指南》、《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法律与生活》、《环保与生活》、《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8门课程。分校免费发放基础课程教材,每周授课1次,每次授课1~2小时。学习期满考核合格,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科协共在市4个城区新开办了6所社区科普大学。目前,分校总数已达16所,在校学员827人,全市科普志愿者队伍已经有1000人。接下来,首府将进一步开展科教进社区工作,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力争到2015年普及率达到50%。  

  内蒙古科技馆新馆预计明年开放

  科普大学:社区里的别样风景

  回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孙女士一直都想领自己3岁半的儿子去科技馆玩,可是,因为首府地区一直没有大型的科技馆,为此她发了愁。

  11月20日,呼和浩特市科协副主席梁亚东对记者说,因为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的首府所在地,所以首府居民可以共享在建的内蒙古科技馆。

  内蒙古科技馆副馆长娜日莎告诉记者,内蒙古科技馆新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北侧。2009年10月14日,自治区发改委对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式立项,工程建设总面积为4.83万平方米,建成后的新科技馆展览教育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高度50米,地下1层,地上主体3层,局部6层,东西宽135米,南北长224米。工程总投资4.6亿元,在全国已建成及在建科技馆中建筑规模居第6位,预计年参观量可达60万人次,在建的内蒙古科技馆新馆预计2014年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建成后主要功能包括展览教育、公共服务、业务研究、管理保障等。其中展览教育用房包括序厅、常设展厅、短期专题展厅、培训实验室、科普报告厅、巨幕影院、球幕影院、4D影院以及儿童乐园、未来岛等科普体验区。”娜日莎说。(记者 马丽侠 摄影/记者 王磊)

[责任编辑 赵静 ]

冬季消防演练
汉字听写比赛
新目标催人奋进
打盗抢 保民安
夕阳更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缘定北疆情系边防
农民张文喜“六笑”好灿烂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