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伊和乌素嘎查村民陈小龙今年有两件高兴事:一是当地初秋农业遇到了50年不遇的风灾,他的土地流转给了村里,没受到损失;二是不用种地了,他出去打工,收入比往年翻了番。
伊和乌素嘎查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沙化地区,村民的承包田每年只能种一季玉米,遇到年景不好时,有一些地甚至弃荒。今年,嘎查按照“政府引导、合作经营、农户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成立农机合作社,对全村7300亩土地实施了流转,成为通辽市唯一的整村流转经营试点地区。嘎查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2300亩土地采取反租倒包方式,以亩均900元的价格签订流转合同。对另外5000亩土地,采取社员土地入股,按实有耕地面积向合作社缴纳耕种土地所需成本费用,合作社采取统一物资采购、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机械收割、统一新产品销售“五个一”服务方式进行流转。
今年春种前,陈小龙就领到了8100元的土地流转金,村里1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和陈小龙一样,今年都有了流转金这笔收入。土地流转后,村里着重发展食用菌主导产业和劳务输出等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就是好,不用种地旱涝保收,还能出去打工赚钱。”陈小龙说。(记者李玉琢 通讯员侯显峰王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