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权威解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刘建武:智库建设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重要举措
内蒙古新闻网  13-11-28 14:59 打印本页 来源: 湖南日报  
 

  原标题:智库建设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社科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记者带着一些令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专访了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建武教授。

  记者:请您谈谈什么是“智库”?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有何突出特点?

  刘建武:先说说“智库”。“智库”是思想库、智囊团的通称,是由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的公共研究机构。作为生产知识和思想的组织,“智库”是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智库”具有几个突出特点:如职能的专业性、思想的独立性、研究的前瞻性、成果的应用性等等。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我认为,是指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研究目标,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指导,以推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研究取向的专业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说它以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实践、体现中国风格作为重要表征,以拓展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发展中国理论作为价值追求。所谓“新型智库”,就是说与“传统智库”相比,它更加注重理论创新、更加注重服务决策、更加注重前瞻研究、更加注重对接实践。

  记者:将“新型智库建设”写入三中全会《决定》,可见党中央对智力开发建设的高度重视。那么,您觉得“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主要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刘建武:当今,智库建设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建设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在这里,我想着重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谈谈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其一,它有利于推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党和政府决策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更加繁重的任务,科学民主决策越来越需要智库机构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科学民主决策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使命和价值,就在于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实用的研究报告和决策建议,提升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其二,它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而这种参与必须有相应的途径和办法。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促进智库参与公共决策,在党和政府的各种公共决策中表达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让其架起民众与决策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无疑是一种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协商民主的有效途径。

  记者: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您认为,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得力举措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刘建武: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有关党政部门尤其是知识界、社科理论界肩负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要完善新型智库建设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有机整合官方、准官方、非官方等各个层面的智库,促进智库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支持有独立生存空间、社会影响大、资金来源充足的民间智库自主发展。加强官方智库编制、人员和经费管理,鼓励公平参与竞争,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加强民间智库研究引导,积极为其公平参与项目招投标创造条件。

  二要加强新型智库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建立智库人才“旋转门”流动机制,吸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离退休人员加入新型智库,整合研究力量。拓宽研究人员流动渠道,促进党政机关与智库的双向流动,鼓励采取互派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和相互交流等形式,切实加强智库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三要营造新型智库参与决策的良好环境。加快并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智库机构参与决策制度。建立决策信息数据公开发布制度,完善决策研究咨询机构评估制度。搭建决策咨询公共竞争平台,制定公平竞争规则,让不同类型的智库在公平、公正和平等环境下发展。地方社科院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在进一步推进科研转型中,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记者谭克扬)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北梁表情
流传700多年的蒙古...
冬季消防演练
汉字听写比赛
新目标催人奋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大兴安岭林区迎来大范围雾凇景观
开沟布管施工忙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