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交通基础设施发生历史性巨变
7万多名交通人3年艰苦奋战,自治区交通基础设施发生历史性巨变,30条出区公路通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000公里,南联北开、承东启西的开放格局形成,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等主要口岸全部以一级以上公路连通,为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2010年以来,自治区交通厅认真落实自治区提出的“用2到3年时间,把内蒙古与周边省市区大城市的高速公路出区通道全部打通”的战略部署,根据区位特点和各盟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鸿篇,绘巨制,规划了14条高速公路和16条一级公路出区通道,规划里程4203公里,总投资1328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自治区交通厅以切实有效地举措,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迎难而上,强化建设力度,截至10月底,公路建设投资已完成623亿元。
30条出区通道,是内蒙古开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施工难度最为艰巨的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者们以“优质、高效、廉洁、环保”为宗旨,坚持科技创新、工艺创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30条出区通道的建设中,创造了多项公路建设史上的第一:十八台跨京包铁路立交成功实现转体;国内最大的枢纽互通平地泉立交建成;茅荆坝隧道被称为“关外第一隧”;G18荣乌高速准格尔黄河特大桥被誉为“内蒙古第一斜拉桥”;我区建设了首条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G6)和首条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G7)。从此,内蒙古进京有了G6、G7、G110,赤承高速、锡张高速5条高速通道。30条高速、一级公路出区通道的建成,解决了内蒙古与相邻省区出口不畅的问题,使内蒙古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及毗邻国家的口岸公路网有机融为一体,畅通了内蒙古各地去往内地大市场和通疆达海的经济干线,有效促进了自治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对于沿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到十二五末,内蒙古高速公路将达到6000公里,一级公路将达到7000公里;70%的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 (记者苏海峰通讯员冀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