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那场购物狂欢还没有完全冷下来,“双十二”又快马加鞭地赶来了。尽管各网店的打折声喊得震天响,但多数通辽网购族们对此还是比较淡定。
12月11日,记者登陆各大知名购物网站,各家网店都纷纷打起了“双十二”的促销广告,1折女装、品牌服装2折起全场包邮、年度最低价等博人眼球的广告语比比皆是。更有一些网店喊出“低价秒杀”、“0元抢购”等口号,并早早标出“双十二”的优惠预售价,此外,众多的商家还推出了送红包、打折返现金等优惠活动,大有不掏尽消费者腰包不罢休之势。
不过,记者在调查采访后发现,与网店一边倒的“高热度”相比,许多通辽网购族们似乎对此没有太大热情。
“‘双十一’买得太多了。除了自己的衣服,连过年给亲戚家的小孩子买的衣服都十几套了,化妆品也够用到明年夏天的了。刚隔一个月又来一轮儿,想想也没啥要买的。”在“双十一”那轮购物狂潮中,供职于某事业单位的女孩刘红共花了4000多元钱。为了能抢到心仪的衣服,她早早就把商品放进了购物车,在“双十一”当晚,她一直守在电脑旁,午夜12点刚过,立刻点击付款,夜战了两个多小时,才去睡觉。“上个月花钱太多了,这个月得省点了。”刘红说。
“质量还是不好保证,以后贵点的东西我还真得慎重。”在某学校当老师的李刚“双十一”时买了一件品牌纯皮羽绒服,商家表示绝对正品,结果李刚穿了一上午,这件品牌羽绒服就全身打褶,说啥也熨不开,只好退货。前几天李刚逛街,在圈楼羽绒城买到了心仪的羽绒服,而且价格也并不比网上贵。“早知道这样,我还网购啥呀!”李刚表示,如果实体店的商品价格与网上相差不大,还是从实体店买更放心。
“真打折还是假打折?是不是把商品原价抬高,再打折?”家住民大小区的贺英英“双十一”当天买了一件外套,价格598元,打4折,而这件外套原价558元,平时都是打5折。“很多商品都是价格抬高之后再打折,其实和之前的差不多,如果想买,平时上网买就行,没必要都挤一个时间血拼。”她说。
而在“全年最低”的口号下,其实还有更低的。家住铁南的许颖“双十一”时买了一个女士背包,为抢到最低价,她也苦守在电脑前完成零时“秒杀”。“双十一”过后,商家果然恢复了原价,但昨天许颖上网时看到,这个背包“双十二”价格又降了,比“双十一”时还低,令她很郁闷。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各大购物网站对“双十二”下了不少功夫,但想再造一次网购狂欢节恐怕有难度。毕竟“双十一”是踩上了零售店的促销空档期,再加上换季购物需求,以及“光棍节”的营销噱头,这才促成了这个全网最大购物节。面对“双十二”这个制造出来的“节日”,网购一族们的确需要适当克制,做到适量、理性消费。(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