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零散、重复建设的瓶颈,如何破解农村牧区养老难题,巴林右旗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建设农村牧区幸福院,走出了一条有效整合各项农村牧区扶贫资金,最大限度惠利老人的发展路子。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索博日嘎镇巴根吐村幸福院,还没有走进院落,便已听到院里传出老人们的笑声。走入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院落,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砖瓦房屋、齐备的文体设施,几个老人正在院子里打纸牌,幸福的笑容挂在他们脸上。手里拿着纸牌的白金花老人告诉记者,幸福院建成后,她就搬过来了,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一起拉家常、打扑克、下棋,虽然子女都在城里工作,但有这么多同龄人互相陪伴,一点儿都不感到孤单。
幸福院是右旗充分利用整旗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为避免农村危房改造零散、重复投入的弊端,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难题而建设的。幸福院本着引导贫困老人、孤寡老人自觉自愿入住的原则,以优越的利益导向和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吸引老人入住。
巴根吐村幸福院就是索博日嘎镇整合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项目资金200余万元、集中建设的两所“幸福院”之一,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已入住20户29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有儿有女的老人大多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乡村和乡亲,去城里或到养老院居住养老、抱团互助的方式养老更符合农村实际,因此我们建设了幸福院。”索博日嘎镇党委书记杨永峰说。
这种养老方式解决了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问题,符合农村老人居家养老习惯。既给老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的自由空间,也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既解除了老人孤独寂寞的烦恼,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驻站记者 麻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