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装饰一新的内蒙古话剧院小剧场,老中青几代话剧人欢庆内蒙古话剧院成立60周年。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内蒙古话剧院的话剧人,坚守着话剧阵地,在舞台上用青春续写着青春。他们的足迹遍布草原、城市、边陲、乡村,走过的历程虽然坎坷却成绩斐然。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内蒙古话剧院这60年留下的印记。
从“走四方”到百花齐放
就在北京人艺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53年,内蒙古话剧团在呼和浩特成立,成为自治区最早成立的艺术表演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绥远省文工团吸收支边的山西省总工会文工团部分演职员组建而成的绥远省话剧团,当时的实力在全国范围都不容小觑。1962年4月,内蒙古话剧团吸收合并了包头市文工团话剧团,正式迁驻包头市。从此,包头有了一个名头响当当的内蒙古话剧院。
“背着行李走四方,田间山顶当剧场。”今年75岁的著名话剧艺术家汤捷这样回忆那个时候的话剧院。他说:“想想当时的排练场是什么样子,还不如我们现在办公楼的会议室大,四面透风,冬天生着火炉,可见有多冷。夏天,为了封闭式排练,我们把窗户全捂了起来,闷热难当。但是,大家却都精神饱满、热情洋溢。”
话剧院的历史就是演出的历史。60年来,排演了古今中外,大、中、小型剧目300余台,代表剧目包括《雷雨》、《日出》、《尤利乌斯·伏契克》、《刘胡兰》、《万水千山》、《红岩》、《霓虹灯下的哨兵》、《焦裕禄》、《雷锋》、《赤道战鼓》、《蔡文姬》、《高山下的花环》等。这些剧目上山下乡,巡回演出,足迹遍布十几个省100多个县市,演出超百场的剧目就达三十多个。
话剧院在努力探索话剧艺术、适应市场规律的同时,为了适应艺术市场多层次、多品种、各种欣赏角度的要求,还积极组织了小品晚会、综合性晚会占领市场。与此同时,话剧院还创作和演出了大量的儿童剧,如《马兰花》、《安徒生童话》等。
60年里,话剧院还先后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讴歌民族团结与进步的民族题材剧目,如《草原赞歌》、《包钢人》、《席尼喇嘛》、《昨天的故事》、《森吉德玛》等,在全国同行中引起瞩目,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彭真、乌兰夫、邓颖超、方毅、宋平、薄一波、乔石、布赫、刘云山、彭佩云等的亲切接见。
“至今,周总理的谆谆教诲还回响在我们的耳边,他说‘你们要好好地在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要培养出更多的少数民族优秀表演人才’。我们内蒙古话剧团这支队伍就是在这样的激励下传承下来的。”曾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并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的汤捷激动地说。
话剧人“仗剑走天涯”
“我看过的第一场话剧就是由内蒙古话剧团演出的《八一风暴》,当时在我的心里掀起轩然大波,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舞台能上演那么多的传奇。从那以后,但凡有人问我‘长大以后干什么’,我都会甩着两个小辫子说‘当演员啊,当话剧演员’!”范晓枫说。
1971年,在农村插队当知青的范晓枫考入内蒙古话剧团,成为建团后第一个学员班的一员。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让范晓枫成为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而她的儿子,就是因制作小剧场话剧《触不到的恋人》而被包头观众所熟知的话剧人阿云噶。
就是这样的传帮带和在大院里的耳濡目染,内蒙古话剧院的历史,也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历史。60年来,内蒙古话剧院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在全区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仅从内蒙古话剧院走出的在国内影视界有影响力的导演、演员、电视主持人就有很多,如崔亚楠、康洪雷、郑晓宁、常远、德力格尔、李兴全、东涛等。著名影视演员萨日娜的父亲李有忠、母亲叶·娜布琪也都是话剧院的老人。
叶·娜布琪在朗诵散文《紫丁香的味道》时提到:“1962年,内蒙古话剧团合并包头市文工团话剧团。那时候的我还是19岁的孩子,对话剧团大院里的一切都觉得那么新鲜。那时候的内蒙古话剧团真的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同吃一口锅里的饭、同喝一个锅炉里的水,连厕所都是共用的。”话剧院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们听了这段朗诵都会有共鸣,就是在那样的大院里,小一辈们耳濡目染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最终在艺术界崭露头角。演员萨日娜也是其中一个。
事实上,60年来,内蒙古话剧院在抓创作出好戏的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职员,如导演王德全、珠岚其其格、张大起、欧阳洁、石磊、李有忠、巴图等,编剧梁永富、吴新泰、刘汉一、叶·娜布琪等,演员王国栋、林风山、谷子、潘鹤祥、李玉泽等。
时光继续梦想继续
在庆祝内蒙古话剧院成立60周年的活动现场,包括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北京丑小鸭艺术团、上海戏剧学院在内以及各省市地区话剧院等共计60余家院团向内蒙古话剧院发来贺电。这,是全国兄弟院团向内蒙古话剧院60年来所承载的光荣所表达的敬意。
如今,内蒙古话剧院的职工队伍趋于年轻,专业水平日渐提高,演出手段日益丰富,60岁的话剧院充满生机与活力。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现在,小剧场投入使用,内蒙古话剧院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庆祝成立60周年,内蒙古话剧院从12月18日起在小剧场内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演出:12月20日、21日,上演该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的剧目《小吉普,变变变》;12月24日、25日、31日和2014年1月1日、2日,上演青春浪漫音乐轻喜剧《你好,爱情》。
“明年,我们还准备拍一部主旋律话剧,话剧取材于朱清章的事迹,暂定名为《惊蛰》。此外,我们计划以后每年至少要拍3到4部小剧场话剧,还要引进或者排练1到2部儿童话剧,满足包头观众对话剧的艺术需求。”说起未来,内蒙古话剧院副院长李建平信心满满。(记者 吴艾霞 摄影 祝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