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草产业真是一个好项目,沙漠披了绿,农牧民靠它致了富。就说我家,今年栽种梭梭林800亩,挣了20多万元。”12月27日,记者在阿右旗曼德拉苏木采访沙草产业时,刚与西安市一名客商谈成一笔肉苁蓉生意的马国福兴奋地说。
今年以来,阿右旗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以肉苁蓉等沙草产业种植与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出台《特色沙产业发展规划》、《肉苁蓉产业规模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凡个人投资栽植梭梭林达到200亩以上、3年保存率达到65%以上的,每亩发放60元的奖励性补贴。成立巴丹吉林肉苁蓉推广基地等5个科研推广基地,在沙林呼都格、南深井等地人工接种锁阳1200亩,在沙林呼都格、南深井等地人工种植甘草4000亩。曼德拉苏木是该旗确定的特色沙草产业示范区,现已种植人工梭梭林20万亩,接种肉苁蓉10万亩,今年又启动实施了沙产业孵化园,新增人工种植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14万亩。
今年,该旗从事沙产业的农牧民达到6000多人,部分牧民年收入达到10至20万元。
该旗还依托沙生产品充足的原料资源,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产业公司入驻后,大力推广“龙头+基地+农牧民+科研单位+协会”的种植和深加工模式,研发出锁阳脯、苁蓉茶、酒、胶囊等系列产品,已形成300万亩野生锁阳、150万亩野生苁蓉和10万亩野生甘草3大基地。
“沙草产业已成为我旗经济运行中的新亮点。”阿右旗旗委书记杨海说,“发展沙草产业,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沙漠资源,把这个披绿又增收的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从而造福农牧民。”(刘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