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内蒙古添新绿】阿右旗6000农牧民沙里植“金”
 

  “沙草产业真是一个好项目,沙漠披了绿,农牧民靠它致了富。就说我家,今年栽种梭梭林800亩,挣了20多万元。”12月27日,记者在阿右旗曼德拉苏木采访沙草产业时,刚与西安市一名客商谈成一笔肉苁蓉生意的马国福兴奋地说。

  今年以来,阿右旗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以肉苁蓉等沙草产业种植与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出台《特色沙产业发展规划》、《肉苁蓉产业规模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凡个人投资栽植梭梭林达到200亩以上、3年保存率达到65%以上的,每亩发放60元的奖励性补贴。成立巴丹吉林肉苁蓉推广基地等5个科研推广基地,在沙林呼都格、南深井等地人工接种锁阳1200亩,在沙林呼都格、南深井等地人工种植甘草4000亩。曼德拉苏木是该旗确定的特色沙草产业示范区,现已种植人工梭梭林20万亩,接种肉苁蓉10万亩,今年又启动实施了沙产业孵化园,新增人工种植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14万亩。

  今年,该旗从事沙产业的农牧民达到6000多人,部分牧民年收入达到10至20万元。

  该旗还依托沙生产品充足的原料资源,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产业公司入驻后,大力推广“龙头+基地+农牧民+科研单位+协会”的种植和深加工模式,研发出锁阳脯、苁蓉茶、酒、胶囊等系列产品,已形成300万亩野生锁阳、150万亩野生苁蓉和10万亩野生甘草3大基地。

  “沙草产业已成为我旗经济运行中的新亮点。”阿右旗旗委书记杨海说,“发展沙草产业,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沙漠资源,把这个披绿又增收的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从而造福农牧民。”(刘宏章)

[责任编辑 赵静 ]

圣诞饰品抢眼球
内蒙古“户户通电...
可追溯羊肉受消费...
北梁表情
流传700多年的蒙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一线农电工送电暖人心
中国·海拉尔全国冬泳邀请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