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范悦怡)1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自治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书面形式印发全体代表进行了审议。
报告显示,2013年,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区各地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着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万亿元,增长9%左右。
2013年,内蒙古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生产企稳回升,预计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各项需求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对外贸易逐步恢复。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00元,增长10%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增长13%左右,各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过100亿元。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报告,2014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内蒙古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与企业改革,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与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新开工项目总规模达到2万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左右,加强生态、工业、城市建设、铁路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围绕“五大基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云计算、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深入推进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切实加强“三农三牧”工作,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组织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加快发展畜牧业,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创业就业工作,继续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今年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24万套,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3万户以上,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推进平价菜店建设,全面有效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同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区域合作,争取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4600亿元,推进对外开放,把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点击进入2014年内蒙古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