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达里湖冬捕:拉起丰收的渔网
内蒙古新闻网  14-02-03 10:20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早晨7点刚过,渔民们就驾驶着披红挂彩的拖拉机,拉着渔网和冬捕工具,来到了达里湖冰面上。日前,在内蒙古赤峰,第七届克什克腾达里湖冬捕节在广袤的达里湖面上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游客,在零下28摄氏度的严寒中,用手机、相机、摄像机见证了这个草原渔民的冬捕盛会。

  据了解,达里湖的面积约238平方公里,是内蒙古第二大湖泊和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湖中盛产肉质鲜美的华子鱼和鲫鱼。据介绍,一年一度的达里湖冬季捕鱼是当地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同时,当地渔民也习惯上把冬渔开网作为一个生产年度的开始。

  在冬捕现场,渔民们先是用铁钎在厚度达1.5米的冰面上人工凿出直径30厘米的圆洞,把数百米长的巨型渔网从这个小洞穿冰进入湖中。然后,每隔20米凿一个洞,再在湖面上用木杆牵引宽25米、长300米的渔网在水下滑行。一位渔民说,今年冬捕的湖面面积达到了近千亩,一网打到的鱼至少能够上万斤。

  上午9时,祭湖醒网仪式拉开帷幕,渔民们和往年一样,在湖面上搭起台子,祭拜祈福,保佑今年捕鱼的丰收和来年的风调雨顺。然后,一群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小伙子和姑娘,高举火把点燃圣火。舞动两条近百米长的金、红两色巨龙,拉开祭湖的序幕,伴随着乐曲,一场别开生面的捕鱼活动开始了。

  上午10时,渔民们在湖面上凿开一个十几米长的长方形水池,通过这里将渔网收起。经过近1个小时的收网,当渔网快要拉出出网口时,鱼跃空中,水花四溅,让人震撼。当一条条欢蹦乱跳的华子鱼和鲫鱼出现在渔网中,渔民们脸上绽放出丰收的笑容,在四周围观的游客也不断发出惊呼声。在出网口的近处,设有两个红布装饰台,第一网鱼出湖时,会把在渔网露出湖面时跳跃最高的鱼放回湖中,预示着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殷实富足。

  最后,要进行首网拍卖活动,以示渔民拥有丰硕的收获。在今年的首网鱼拍卖上,两位游客分别以5000元和4000元购买华子鱼一箱和鲫鱼一箱,成为了历届达里湖首网鱼拍卖最高。当日,工人们冒严寒,顶风雪,共捕捞鲜活鱼27000余公斤,预计今年达里湖冬捕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左右,预计捕捞鲜活鱼33万余公斤。

  如今,达里湖冬捕已成为当地重要的观光活动之一。每年的达里湖冬捕从祭湖、醒网、破冰到下网、打眼、走杆,再到拉网、出鱼,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场面都是一道迷人的风景,那样壮观、那样让人怦然心动,达里湖也成了人们冬季旅游的向往之地。

  冬捕这个古老的民俗,与时代文明交织融汇,传承了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当人们看到渔民收获的喜悦,看到渔民用虔诚的心将鱼儿放走,会体验到打鱼的妙趣和对自然生灵的敬畏。这样的冬天,让人觉得不再寒冷。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保障节日供应
内蒙古团委送爱心
年味儿甜滋滋
文化下乡 祝福到家
秀才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冒严寒 守边关
牧民举行祭火活动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