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宁界收费所是京藏高速在我区的西大门,它位于乌海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交界处。1月27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给基层一线职工拜年,感受这里的温情。
这里周边有四五个省级工业园区,重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得区域环境比较差,但蒙宁界收费所的办公楼和收费岗亭却很干净,就连通道上的皮带也看不到污染的痕迹。副所长汪锋说,这都是经常清洗的结果。
所长刘军是个老交通,从1976年参加工作就在交通系统,2005年下半年京藏高速乌海段通车后,他被调来当所长。“这条路通了后,方便多了。”老刘说,过去车辆只能走国道,通了高速后商贸流通明显加快了。作为省际间大通道,刚开通时的2005年9月这条路的日车流量为466辆,而到今年1月,日车流量达到了3597辆,高峰时超过5000辆。
“变化还有很多”,汪锋说,以前来往车辆拉煤多,现在蔬菜、水果、家具多,而且这条路还成为短线游的必经通道,开私家车来往宁蒙旅游的人也不少。内蒙古的牛羊通过这条通道被运往宁夏、甘肃、新疆等地,那边的瓜果、大米等农副产品也输送过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现在小车数量增长很快,现在通行的小车已与货车基本相当。
在这样一条重要线路上收费是一份辛苦而繁重的工作,收费员不仅要忍受车辆尾气、油污和周边工业园区的污染,以及夜晚车辆强光的刺激,还要应对个别司机的不理解和违规行为。这些,一线的职工都以文明服务来应对,时间长了,过往的司机就送了个“顺心收费所”的称号。今年29岁的李东博是一名疏导员,他在岗位上1天要站9个小时,指挥、疏导车辆达4000多辆,标准的礼仪手势动作要做几万次。收费员郭瑞金说,经常从一侧伸出手臂收费,时间长了大家的那侧肩膀都落下了毛病。
内蒙古高速乌海服务区像蒙宁界收费所一样,也是自治区高速通道最西端的服务区,他们都很注重服务,让过往车辆感受温馨。为了应对春节期间的出行高峰,他们提前就储备了充足的饮食原料,为过往车辆提供免费饮用开水和奶茶,服务人员和汽修人员都是24时倒班服务。他们的精心服务,让道路通畅,让过往旅客心情顺畅。(内蒙古日报记者 于海东 见习记者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