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7.9亿元 惠及50.2万人
为尽快解决困扰偏远地区农牧民的用电问题,仅2011年至2013年,内蒙古电力公司就建设改造了110千伏变电站77座,建设改造35千伏变电站239座,建设改造10千伏线路28596公里,新建新能源风光互补装置36884套,解决了43785户15万农牧民通电问题;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在无电人口集中村镇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站方式供电,对零散无电户采用风光互补供电,并相继投运了“赫尔洪德分布式电源接入”和“天平林场分布式电源项目”两项示范工程,为偏远用电户探索出“风能+光能+微电网”的供电模式,累计投资2.1亿元,解决了4880户19108人的用电问题。(记者 苏海峰)
户户通电:为50.2万农牧民点亮希望
核心提示:自2006年蒙西电网“户户通电”工程启动以来,自治区共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总投资27.9亿元,惠及50.2万无电人口
终于通网电了,正镶白旗明安图镇奔红高勒嘎查巴雅尔一家和他80 岁的老母亲高兴得笑逐颜开。
118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广袤无边,蓝天清澈,牛羊悠闲。当你身临其间会发现,短短的几年,古老草原上新添景色:大大小小的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煜煜闪烁的发电光伏板随处可见,笔直的电杆架着银线在草原深处穿梭。
去年底,内蒙古电力公司、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高调宣布:内蒙古提前两年率先在西部7个省区实现户户通电目标,大草原再无供电盲区!而这一进程比国家发改委要求提前了两年。
实施无电地区通电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的战略举措,也是自治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自2006年蒙西电网“户户通电”工程启动以来,自治区共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总投资27.9亿元,惠及50.2万无电人口。
内蒙古电力公司“户户通电”工程覆盖46个旗县、230个乡(苏木)、1569个村(嘎查)、6个边防连队、6个边防派出所、75个边防哨所,累计投资22.8亿元,对于偏远散居地区,该公司采用电网延伸和风光互补方式,自筹资金4.5亿元,解决了10.05万户共计37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在无电人口集中村镇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站方式供电,对零散无电户采用风光互补供电,并相继投运了“赫尔洪德分布式电源接入”和“天平林场分布式电源项目”,累计投资2.1亿元,解决了4880户、1.9万余人的用电问题。
“户户通电”工程完成,草原牧民祖辈延续的游牧生活正在因电发生着变化,古老的农耕方式因电在悄然转型,城里人的电脑、互联网快速向草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