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 > 社会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率先在西部7省区实现户户通电
 

高寒地带的锡林郭勒有效施工期短,图为太仆寺电力公司职工在2013年寒冬施工场景。

  有了电,新农村建设活力强

  “有了动力电,旱地就能变水浇地,村民种植结构也变了。过去种玉米每亩收入600元,如今种蕃茄每亩收入4000元。3年前我家的年收入不足万元,去年净收入5万。”说起农户用电,杭锦后旗团结镇联合大队繁荣三队的韩金来老汉伸出了大拇指。

  “户户通电惠民,农村用上同网同价电,这都是党的惠民政策好。这下,我们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有劲头了。”走在乡间,记者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过去的贫困村成了如今的电气村。农民用电不仅有了保障,还带动了农村牧区的工商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经济示范园的发展。尤其是“户户通电”工程中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给农村牧区带来直接实惠,电价低、电压稳、用电方便,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

  “现在村上550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放心电,用电饭锅焖米饭,用粉草机、筛选机干农活,既减轻了农忙负担,也提高了农忙的效率和农民们的收入。”杭锦后太阳升村村长张跃文对记者说,以前太阳升村人均年收入约1000元,如今收入能达到7000多元。(记者 苏海峰 通讯员 李克信 闫宇华 武永杰)

  新闻链接:“户户通电”工程摘要

  2006~2013年,国家发改委累积下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投资计划8个批次,自治区发改委累积下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投资计划2个批次,计划总投资228088万元,资金来源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自治区财政预算资金、企业自筹、农牧户自筹和银行贷款,累计完成344个无电村(嘎查)、105265无电户、368428人、6个边防连队、6个边防派出所、75个边防哨所通电任务。

  从1903年呼伦贝尔草原点亮第一盏电灯,到2013年底鄂尔多斯高原点亮最后一盏电灯,用了整整110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通电之路迈出了历史性的四大步:1992年,在锡盟苏尼特左旗实现了旗县全部通电;1997年,在阿盟阿左旗锡林郭勒苏木实现了乡(苏木)全部通电;2007年,在锡盟苏尼特左旗巴彦杭盖嘎查实现了村(嘎查)全部通电。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骑马上路引行人侧目
大学生返校
“收心”备战开学季
维和官兵比武话别
踏雪闹元宵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斑斓的马
两会前夕时政类书籍受关注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