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市简化办户程序 99个派出所配备了“便民查询机”
内蒙古新闻网  14-03-11 15:47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资料图片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获悉,为方便居民办户办证,该局已在所属99个派出所配备了“便民查询机”,居民可以通过“便民查询机”,了解办户办证相关政策,申请条件,办户办证流程、审批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同时,该局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简化办户程序。

  在给市民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下发了《关于简化办户程序切实落实便民利民措施的通知》,在2014年全面改进户籍窗口工作作风,简化办户程序,全面提升户籍窗口服务质量。

  简化办户程序,便民利民服务:(1)出生落户:修改简化了新生婴儿出生上户手续,一胎上户只需单位(或居委会)证明,并统一了上户证明格式;(2)收养落户:凭《收养登记证》和收养证出具机关证明,落户地派出所责任区民警调查证明,不需要落户地民政部门证明;(3)购房落户:有随迁子女的,原户口簿能反映出父母子女关系的,不需出具其他证明,不能反映出父母子女关系的,需提供子女出生证,按购房一次落户,无需另行申请子女投靠父母落户;(4)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由当地人才服务中心申请迁入本地投靠直系亲属落户的,参照毕业落户手续办理,能提供从本地入学迁出证明的,不需要父母子女关系证明和未婚证明;(5)回国复户:落户人持原派出所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护照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落户申请,经派出所、旗县区公安局(分局)审批后办理复户手续,录入复户信息,没有编码的由派出所编码;(6)释放人员上户:刑满释放人员上户,需持释放证、注销户口证明、户口簿到派出所申请,没有居民身份证编码的,由派出所先编码后审批,旗县区公安局(分局)审核后办理落户手续;(7)转业军人落户:落户人凭《军队转业干部落户介绍信》、军官证、居民身份证、接收人户口簿,派出所、旗县区公安局(分局)审批后办理落户手续。有单位的出具单位证明,配偶接收的,提供结婚证。(8)取消多项材料:出生落户时计划生育部门不予配合的,派出所可以直接取消居委会婴儿上户介绍信;购房落户时取消居委会或物业公司居住满一年证明;办理户口迁移时提供的户籍证明材料、无违法犯罪证明材料;户口簿丢失登报证明材料;办理出生落户,父母双方不在同一户口上,需提供另一方未落户证明材料;群众户籍信息明显存在逻辑性错误的,更改时需要审批的材料;由公安机关原因造成的信息错误,需要的原始材料。

  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审批时限:(1)不能让群众为同一件事情跑冤枉路,能一次办成的不能跑第二趟,第一次手续不全的,要履行告知义务,第二次要办理完毕;(2)手续齐全的,要当场办理,不允许群众跑第二趟;(3)需责任区民警入户调查的,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民警调查意见;(4)需派出所所长审批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5)需旗县区公安局(分局)审批的,在收到材料5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6)需市公安局审批的,应在收到材料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7)遇到所长或民警有事不在所里时,在征得办户群众同意,户籍内勤可留存材料代为签字转递,需要旗县区公安局(分局)和市公安局审批的,派出所统一上报,不让群众多跑路,遇有特殊情况急需审批的,可直接与上级公安机关联系;(8)落户材料不全的,一次性书面告知所需材料;(9)可以不开证明的,不让群众开证明;(10)可以一次性解决的问题,不让群众多跑路;(11)可以不回原籍办理手续的,不让群众来回跑路;(12)对确实有困难、行动不便的群众,公安机关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刘懿德)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内蒙古代表风采
园丁爱生活 温馨沁...
工作在一线的“靓...
跟台湾空姐学礼仪
中小学生走上街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人勤春来早 田间耙地忙
汇英才·聚青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