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问题是提高思想认识,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寻找答案,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直面问题和服务群众的水平,从而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领会学习要义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好学才能进步。加强学习既是我们党成长、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前提条件,又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有效保障。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把学习放在首位,更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学习是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事实也是如此,崇高的理想照亮人生、成就伟大、创造辉煌,坚定的信念塑造品格、提升境界、铸就忠诚。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始终对党充满忠诚、对人民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热忱,就能始终经受住考验、拒腐防变、保持本色。党员干部如何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呢?这就要加强学习,高举理想信念之旗。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思想之“课”、补精神之“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从党的辉煌历史、巨大成就、成功经验中寻“根”守“魂”,就能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同时,要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本职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使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牢固,更好地推动工作。
二、加强学习是自觉抵制“四风”的思想根基。目前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虽表现不一,症状多样,究其思想根源,可以说是世界观上的偏差、人生观上的迷失、价值观上的错位,是“总开关”出了故障。“总开关”出了问题,必然会导致机器出现“故障”,甚至“失灵”。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个“总开关”问题,既要注重从思想教育入手,也要从建立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深刻剖析产生“四风”的思想根源,尤其强调要认真进行理论学习,打牢抵制“四风”的思想根基,从“总开关”上解决“四风”问题,让“总开关”管起来、统起来、灵起来。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思想、精辟论述无不体现在方方面面。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读教材也安排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其内涵更是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要学深学透,领悟其中蕴含的科学性、先进性、人民性,从中汲取智慧、武装头脑,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为发现“四风”的一面镜子、纠正“四风”的一把尺子、洗涤“四风”的一个刷子、治疗“四风”的一剂方子,使“四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有限遏制、根本好转,党员干部得到精神洗礼和党性锻炼。
三、加强学习是抓好后两个环节的关键所在。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抓住三个重要环节开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是基础,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是关键,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根本。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学习教育搞不好,就不能确保活动整体上有节奏、有步骤地推进。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正确听取意见?标准如何坚持,怎样才能确保质量?正风肃纪如何推进,实际问题又将如何解决?长效机制如何建立,成果将怎样巩固?这一系列环节问题,都将以学习教育的成效而定。只有把学习抓好了,才能培养党员干部求索思考的精神,也便于听取意见、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要培育积淀一种境界和勇气。这种境界和勇气就表现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敢于发现自身问题,并触及灵魂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敢于正视自身问题,把自己放在具有责任和担当的熔炉里进行考验;敢于亮剑,拿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增进相互团结信任;敢于解决自身问题,检修和扫除一切作风之弊、行为之垢。通过学习,一方面要培养党员干部扎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提高查摆问题、整改落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群众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群众工作中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
端正学习态度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端正学习态度尤为重要。当下,要树立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理念,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习中掌握工作要点方法,在查摆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落实中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剑指“四风”。“四风”从根本上讲就是违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背离了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群众深恶痛绝、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通过学习,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要在学习中寻找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四风”问题、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之举,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发展障碍,让学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生根、开花、结果,从而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发展。
其次,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党员干部要把这次学习当作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而不是简单的个人兴趣、爱好、习惯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入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这就迫切需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过硬的执行力。再次,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学习,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作风、党风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诀窍。教育实践活动亦是如此。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为此,我们要树立起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学习,从“四风”问题入手,将所要解决的问题梳理归纳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在学习中善于发现这些问题、勇于面对这些问题、乐于研究这些问题、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真正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变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提高学习实效
党员干部只有想学、善学、勤学、恒学,努力做到以学固本、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兴业,才能切实担负起教育实践活动所赋予的使命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以“三化”为目标,切实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实效,扎实搞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工作,为第二、三环节活动开展打好坚实基础。一是学习内容重点化。学习内容,是否重点突出,
直接影响决定学习的质量和成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学什么、重点内容是什么进行了细化,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折不扣地学好。同时,还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工作。
二是学习方法科学化。学习方法对头了,可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在借鉴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的集中开展专题学习、举办大讲堂或报告会、组织开展大讨论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类别的参学单位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盟市、旗县及其直属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苏木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可以通过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学习原著、集中研讨、专题交流、专题辅导等方式进行学习;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采取轮流学、交流学、观摩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嘎查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可以采取观看专题片、案例教育、“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流动党校巡回进行学习。具体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通读与精读相结合;二是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三是优良传统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相结合;四是学习和交流相结合;五是学习教育规定动作和自选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实现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的有效转变。
三是学习效果最大化。学习效果如何,关键看有没有解决问题或问题解决了多少。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把学习贯穿到整个活动的始终,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习作为“转化”本领的强大武器,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理想信念问题、“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我们要把学习同研究解决这些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由学习出办法,以学习促进问题解决,真正把学习的出发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把学习的收获和体会体现在今后的作风转变和工作措施上,使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此外,要想使学习效果更持久、更有效,还得把求实效与重长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激励、约束、考核等机制,使学习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