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深入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 > 理论评论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民 务实 清廉·大家谈】走群众路线要做个有“心”人
 

  人民群众是党的政治根基、力量源泉,践行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工程,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毅然亮剑“四风”,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头脑的风暴、精神的洗礼、行为的养成、灵魂的重塑达到思想共鸣、情感认同、触及心灵,真正解决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

  有的放矢潜心学。打牢理论和思想根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要以理论武装占领精神阵地和方向高地,充分运用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交流讨论、党课培训、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深刻领会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质,增强反对“四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在心理上认同、在行为上主动、在动机上纯正,以真学实学、真心真信促进真懂真用。

  开门见山虚心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开门见山,让群众打开天窗说亮话、敞开心扉说真话,使群众的声音传进来,让尖锐的意见提上来。要乐与群众“走亲戚”。把群众当亲人,坐坐群众的灰板凳,听听群众的家常话,体会体会群众的日常日子,以至真至诚的态度听取意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征求建议,以从善如流的胸襟对待批评。要甘为群众“小学生”。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深得入田间,融得入群众,带着对群众的敬畏和尊重,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基层群众愿意说、大胆说。要善做群众“收音机”。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诚心诚意、以心换心地与群众交流,既把事情处理到位,又让群众信服,不产生疑惑。要敢当群众“出气筒”。在日常与群众打交道中,难免遇到说话伤人、办事冲动、思想偏激的人,但老百姓本性质朴、善良,讲话办事不绕弯子,反映问题直接了当,要不怕被骂、不怕话难听,敢于深入到困难多、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听到干部群众最期盼、最喜欢、最满意、最反感的真心话。

  刮骨疗毒诚心改。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问题整改到位。如果问题找了一大堆,到最后却不了了之,这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形式主义,其结果必然会损害党的公信力。针对梳理出来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要拿出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诚心,立说立行立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决不流于形式、陷于空谈。要一以贯之抓整改。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发现什么问题就立即整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要坚持知行合一抓整改。自觉从一开始就做好整改准备,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要持之以恒抓整改。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查摆的问题,逐一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明确改什么、谁来改、怎么改、何时完成的具体措施、单位和责任人,杜绝出现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的现象。

  卧薪尝胆用心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激浊扬清、改进作风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一朝之功,需要我们以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品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执着,勤学苦练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用心铸就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干群关系。要信念坚定,让群众信得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干部最大的理想信念,要锤炼党性修养,将崇高的信仰变成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使党始终成为群众信得过的坚强依靠。要为民服务,让群众谈得来。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学会倾听群众的“心里话”,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把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之前,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要勤政务实,让群众坐得住。勤于政务、常入基层、多进民家,在与群众打交道中掌握群众呼声,使“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成为常态,让群众在“坐得住”中实现所想、所盼。要敢于担当,让群众靠得住。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触及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用化解矛盾和驾驭复杂局面的工作成效来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拥护。要清正廉洁,让群众看得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保持党的纯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以优秀的品德、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成为受群众尊重的干部。

  踏石留印真心办。真心办实事是衡量干部素质和作风的关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现实的困难解决好,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发展好。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学习培训、撰写心得体会、召开主题会议等都是在为最终的落实而服务,如果脱离了最终的落实,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成了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党员干部要把解决了群众多少困难作为衡量自身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尺,坚持群众事情无小事,从点滴做起,做到踏石留印、掷地有声,真心办好顺民意、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实事。要摆正位置。把握好干部的角色定位,摒弃养尊处优的陋习,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端正姿态。做接地气的好公仆,放下官架子,心系民生问题,将群众冷暖放在心间,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要提升效能。破除“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陋习,着力整改“会上听汇报,纸上看实效”,大力解决脸难看、事难办、门槛高等突出问题,真正还权于民、还政于民,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佘立柱)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代表风采
园丁爱生活 温馨沁...
工作在一线的“靓...
跟台湾空姐学礼仪
中小学生走上街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人勤春来早 田间耙地忙
汇英才·聚青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