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两会落下帷幕,转方式调结构依然是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产区,如何建设成为绿色能源基地,既是“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内蒙古的能源企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向绿色、高效、节能的道路上发展。本网记者近日走进内蒙古几家企业,一起看看能源企业是如何华丽转身的。
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系列报道(一)
走科技路 打环保牌 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开篇即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要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这一论述将现代煤化工产业放在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
从资源禀赋角度来考量,自治区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先天条件”十分优越,截至2011年底,内蒙古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8080亿吨,居全国第一位,2012年煤炭产能近9亿吨,产量达到10亿吨,在保障国家煤炭外调需求前提下,有条件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且内蒙古煤炭分布集中、埋藏较浅且构造简单,开采成本全国最低。同时,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40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70亿立方米,水资源能够满足发展需求。
拥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内蒙古却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了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一批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引进了中石油、中石化、中煤、神华、大唐、中电投、新奥、久泰、国电、金新、陕煤等一批大型企业,培育了伊泰、博源、亿利、庆华、伊东、天润、鄂尔多斯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明显,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发展现代煤化工的产业基础。
优势与努力的结合带来了发展的“春天”,不断的突破与骄人的成绩使内蒙古现代煤化工昂然走在全国前列。
然而,在谈论现代煤化工产业时,有一个话题始终无法绕开,那就是环境保护。现代煤化工水资源消耗较高,污染物排放较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随着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也随之增强。环保,成了每一家现代煤化工企业不应也不能触碰的红线。
但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企业恪守职责,坚定地承担起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加大科研投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不断努力创新,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趟出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废气排放由第三方监控
步入位于包头市九原区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时,眼前厂房林立,管道纵横,作为特大型煤制烯烃工业化示范工程,走在厂区内,空气中嗅不到一丝刺鼻的气味。对此,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总经理武兴彬介绍说,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全部由第三方监控,这一做法更有利于监督,也促进了企业对环保的重视。
据介绍,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采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低碳烯烃(DMTO)工艺技术,实现了将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这个重要的石油化工基本原料的产业化示范,成功开启了一条以煤为原料生产烯烃、聚烯烃的新型煤化工技术路线,间接实现石油替代的能源安全战略的新途径。
在生产工艺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神华煤制烯烃项目在环保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武兴彬说:“神华煤制烯烃项目目前排放的气体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排放过程有监控装置,得出的数据向社会公布。而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并非由企业自身或由政府进行监控,而是全部委托第三方运营,监测数据可实时传送到包头市、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