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天的农民工们,做着形形色色的“春梦”。我真诚地祝愿大家马上梦圆。但我更希望那些散落在制度以外、保障之外、视线之外的他们能够早一天走进关爱的队伍中,让他们个个都春意盎然、春风得意、顺风顺水、马上幸福!
一
席义是地地道道的失地农民。20多年前,他把自己的承包地退给了队里,背起行囊走上了打工之路。先是在煤矿里挖煤,后去了砖窑里烧砖,折腾了几个回合后,举家又搬迁到了呼和浩特市,与一伙老乡专门给城郊结合部的居民打井。
目前,席义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在城市里都有了楼房。就连自己,也在去年和老伴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虽然是套二手房,面积不大,比较偏远,但他心中的那份喜悦是根本无法掩饰的。他逢人便讲,如果没有当初的果断,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如果一直呆在老家,或许儿子还在打光棍儿呢。
“人挪活,树挪死,这是硬道理”!
大年初二,记者见到了席义一家。大儿子在搞化妆品批发,大儿媳妇在做高端饮料的推销;二儿子也算是IT人士,二儿媳在做蒙古民族手工艺品的绘画;两个孙女都已经上了幼儿园,假日里天天围着他们老两口嬉戏打闹,欢声笑语把全家人乐弯了腰。老两口的衣着也很时髦,像从港台来的,他们说,是姑娘的杰作,因为姑娘在做服装生意,选择衣服的眼光很特别,但如果他们不穿,姑娘会不高兴。
一年之计在于春,席义说,等大家上起班,他要去公安局,申请把全家人的户口转移过来;还要到社保局,申请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他认为,国家的好政策不能落下他,他也得学会运用,给儿女们减轻赡养负担,做一回名副其实的城里人,也让整个家族改换一下“门庭”。
二
王青川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农民。这几年,他患了好多小毛病,三天两头去医院。初六下午,他告诉记者,准备加盟快递行业。
“得干点事儿,我的病都是闲出来的。”王青川说,这几年,因为有占地款,他变懒啦。不是窝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出去喝酒、打牌,结果颈椎炎、痔疮、胆囊炎都来啦。所以,今年开春,他无论如何要找个项目,干点事情!
目前,王青川准备到辖区的劳动保障事务所申请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想通过政府的力量,给自己找个“方向”,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有意义”!
在此同时,记者也给他联系了韵达快递上海总部,那边会很快派人来与他洽谈。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也能变成职场上的经理人,和其他同学、朋友一样,过上“白领”最低也是“蓝领”生活!
三
盼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雪终于在马年的新春落地了。眼望着白雪皑皑的田野,靳学东甭提有多开心,回老家的这几天,他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亲切,天空、阳光、乡亲、父母……
“没有一丝掺假,洁净而明朗”。
一年之计在于春,患有哑疾的学东准备不再外出,留在家乡搞养殖,养羊或养兔。他认为,凭他这几年在外闯荡的经历和见过的世面,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是很有可能的。何况,聋哑学校的老师曾教导过自己:残疾人只要大脑不残、心不残就不算残。
当记者告诉他,当前国家有帮扶残疾人创业、就业的好政策时,他高兴地举起写字板,在大伙儿面前跳起了江南Style。接着又写了一句话:“如果可能的话,说服女朋友,和我一起创造甜美的生活”。
四
2月7日,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尽管到处都还洋溢着节日的气息,但东河区就业服务局的劳务大厅里却已是一片紧张、一片繁忙。因为,12日将举办2014年度首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届时,将有40多家单位进场参加招聘活动,所以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立刻将“过节状态”切换回“工作状态”,以保证窗口单位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
据介绍,每年春节长假后,东河区就业服务局人力资源市场都会启动“春风行动”,为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城镇失业及待业青年、外出务工回流青年等群体举办一系列的专场招聘会,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能力,征集和推荐岗位,搭建求职与用工桥梁,直到5月中下旬。因为,这段时间是广大农牧民转移进城务工最集中的时段,如果这段时间抓好了,全年的农牧民转移就业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大块儿。
这次招聘会,东河区就业服务局为残疾人群体共征集到了160个岗位,行业涉及食品加工、餐饮、娱乐、服务和商贸批发零售业等。在招聘会上,人力资源市场指导人员还将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和社会保障咨询服务。会后,将继续上门走访,对辖区内符合就业条件、有就业意愿的的残疾人员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其就业需求,并进行实名登记,然后再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技能培训或创业扶持等,力争做到帮扶到位。尤其是涉及到北梁棚户区拆迁改造的残疾人员,将会进行更加细致的走访和登记。
五
年轻时,张玉兰是个美女。水灵灵的大眼睛,笑盈盈的嘴巴。可现在,她却成了一个满脸愁容的“大妈”。
儿子已经22岁,初中还没有毕业就死活不上学了,现在一家餐厅当收银员。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年前还在建材城给人家卖建材,可春节假期结束了,自己却失业啦。因为店老板刚刚通知,建材城的那个摊位要撤,等新店开了再联系她。可到底何时开新店,在哪儿开新店,一切不明确。
“过了元宵节,我就得赶紧找工作,儿子已经那么大啦,我一天也坐不起!”
的确,对于一个家庭经济不厚实的普通市民,买房、娶媳妇是人生中最大的压力。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家人得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艰辛。特别是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作为父母的更是愁云难散。
张玉兰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一家三口均为灵活就业人员,都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更没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三口人挤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镇石头新营子村的简易板楼中。买板楼时,他把十几年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可买到的板楼却只有一张村委会开具的证明书。
张玉兰说,自己总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儿的人。因为说是呼市人吧,可自己却没有呼市户口,自己买的房子也没有“硬气”的产权证书,没有申请转移户口的资格;说是乌兰察布市人,自己却20多年没回去了,也很少有人知道她在哪里。
这几天,张玉兰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方向”,很伤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050人员”、“创业就业培训”、“社保补贴”等名词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也不懂。她说,自己属于“三不管”人群,即村里不管,城里不管,上班的单位更不管!
“成天瞎活着呢!”
六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井喷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民工工资的保护政策,瓦工陈彪可谓是“咸鱼大翻身”!
“每年能挣个七八万,好的时候,一天挣四百。”心灵手巧的陈彪,在工作中不仅具有精湛的瓦工技术,还学会了木工、钢筋工、电焊工等技能。
“工地上缺啥人,我就干啥活儿;干啥挣钱多,我就去干啥。”
陈彪说,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建筑工地停工后,他就托人干起了操作工,在包钢下属的一家工厂当操作员,月工资3500元,工作也不太累,由于自己力气大、吃苦耐劳,老板很是喜欢。可初十那天,陈彪却请老板吃了顿莜面,辞职了。
陈彪说,建筑工地马上就要开工,他得去工地上干活。苦点儿、累点儿他不怕,就怕挣钱少。在工地上干,他一年能挣七八万,如果留在工厂里,他只能挣四五万。他认为,他得快马加鞭地挣钱,因为,儿子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上大学、找工作、买房子等一系列重担全在他的肩上,他根本无法享清闲。
至于老了怎么办,陈彪早已想好了:等把儿子安顿好,他和老婆马上卷铺盖回老家。
“农村才好呢,天高气爽。我还有几亩地,种上点儿,干半年,坐半年,那是神仙才能过上的日子,在城市里,我就像一头驴!” (记者 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