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少儿读物“洋书”何时不再唱主角
内蒙古新闻网  14-06-06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就读于宁波鄞州区俞家小学四年级的梁茜雅家里有一个书柜,摆满她喜欢的图书,其中《绿山墙的安妮》、《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亲爱的汉修先生》、《格列佛游记》等国外读物占了半壁江山。据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2013年至今的借阅档案显示,幼儿借阅排在前20名的均为国外读本,国外读物在我们的少儿读物中“唱起了主角”。

  近年来我国的少儿读物市场比较繁荣,市场需求量也较大。但在受读者欢迎的程度上,国产少儿读物为何就不敌国外读物,让“洋书”成了绝对的主角?

  这需要从国产读物自身找原因。一些国产少儿读物成了家长们眼中的“毒物”——充斥着恐怖、暴力、凶杀、色情等内容,低俗化倾向明显。即使不低俗,也可能没有多少有分量的实质内容,孩子大略翻一会儿可以,让家长花钱买回家供孩子细读,则要好好思量;一些国产少儿读物内容陈旧、主题沉重,强调教化作用而偏重于说教,缺少阅读趣味,难以吸引喜欢新鲜的少儿。

  反观“洋书”,大多数让孩子们觉得“有想象力”、“有神秘感”、“十分幽默”等。就连国外绘本故事书,也让一些中国家长觉得“都是作者经过生活、学习的沉淀总结出来的,而且他们的绘画都非常贴近故事,色彩、线条、情节等比较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眼看着我们的少儿对哈利·波特津津乐道,却不知道“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中国神话,我们能心甘吗?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喝“洋奶”长大的中国孩子不能没有中国文化的滋养。本土文化的缺席,会让我们的孩子严重偏食,影响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何勇海)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请对车窗抛物说不!
和谐一家亲
寻找清凉
人在花丛游 心在花...
感受草原民俗 体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乳粉
请对车窗抛物说不!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