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实现大逆转
——写在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之际
6月的锡林郭勒草原绿意盎然。站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山簏放眼北望,一坡连着一坡的鱼鳞坑纵横交错,一株株幼苗泛出新绿,目之所及,绿色绵延。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裸露沙带。
绿锁沙喉,黄沙变绿洲———这,只是我区生态实现大逆转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把我区建设成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并把防沙治沙工作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行全民尽责、全社会参与,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31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18万亩;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五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流失程度减轻,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草场植被平均盖度、高度、产草量和优良牧草比例明显增加,退化和沙化草地得到有效恢复;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逐步形成良性生态保护和建设模式;沙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牧民人均林沙草收入显著提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全面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我区依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先急后缓、重点突破的原则,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林业、农业、水利、扶贫、移民等相结合的措施,综合治理沙化土地。
到2013年底,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分别比2004年提高3.67个百分点和9.1个百分点,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曾经是全国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之一的通辽市,沙土面积最高达到4086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5.5%。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通辽市坚持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该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依托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防沙治沙步伐,取得了“人进沙退”的良好成效,使科尔沁沙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2258万亩,活立木蓄积311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5.12%。
在鄂尔多斯高原,清代文人作品中描述的“鄂尔多斯天尽头,四月柳条抽。一阵黄风不分昏与昼”的贫瘠、荒凉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绿肥沙瘦”的葱茏与苍翠。如今,鄂尔多斯地区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持续“双增”,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彻底摆脱了生态建设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魔咒”。
如今,内蒙古的树多了,草绿了,风沙少了,风景美了,沙区农牧民的生活也富裕起来了。全区全社会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个体治沙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超过1300户,沙区农牧民每年人均从防沙治沙中获利近300元。过去无人问津的沙荒地,如今成为沙区农牧民和治沙实体争相抢夺的“香饽饽”。(记者 方弘 通讯员 陈秀芳)
短评
让北疆草原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