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小王子保姆曝光红遍网络,这位玛丽娅·波拉洛保姆出身富裕家庭,毕业于名校,年薪数十万,不禁让人惊呼原来“家政”、保姆是如此“高大上”的一个职业。
在发达国家,家庭服务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其从业人员的就业前景也十分看好。
然而在内蒙古,家庭服务业刚刚起步,可谓是朝阳产业。随着家庭服务业政策陆续出台,许多高校毕业生如同英国小王子保姆一样,放下身段,开始从事家政服务业。仅以呼和浩特为例,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中,高校毕业生占了15%。
“截至目前,在呼市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家政服务机构共有680余家,家庭服务业各类人员共有1.62万人,其中员工制从业人员3650余人。而在人员构成上,除了高校毕业生外,外来人员占45%,下岗失业人员占40%。”6月17日,呼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列夫说。
自治区就业服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治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4.2万人,企业总数为8018家。这也不难看出,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效应正在显现,但人才、资金、场地和发展等瓶颈,制约着自治区家庭服务业发展。
天之骄子VS体力活儿
提到家庭服务业,人们想到的多是既脏又累的体力活儿。而提到大学生,人们想到的多是青春阳光的天之骄子。
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名词连到一起,又是怎样一种情形?甚至许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大学生也能做家庭服务业?
6月17日,跟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呼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家庭服务业促就业媒体体验走访活动中,记者发现,许多大学生就业的观念正在转变,平时不受他们待见的家庭服务业也成了香饽饽,他们靠着毅力和专业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口碑,闯出一片天,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李彩艳: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
李彩艳是这群大学生中的一员。
2010年,李彩艳从呼市职业学院毕业,专业是英语教育,现在是呼市仁和家政一名业务经理。
“我做家庭服务业已经4年时间了。累是累点儿,但我们这个团体很温馨,工作也很开心。”李彩艳说,大学毕业做家庭服务业,确实有许多人不理解,认为太不体面,也不能体现大学生的价值。但是,从这4年的工作经历来看,李彩艳觉得她的选择是对的。
“只要肯下工夫,每一行都能出成绩,我现在觉得家政服务很有前景。”李彩艳以自己的就业经历提醒大学毕业生们,找工作不要好高骛远,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雷铎:学会计的“男保洁主管”
对于许多高校毕业生来说,现在正忙着奔波于招聘会找工作,但找份合适对口的工作很难。
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的雷铎,就选择了令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家庭服务业。已经从事2年多家庭服务业的他,从保洁员做起,现在成为日信海清物业公司一名“男保洁主管”。
雷铎说,刚从事家庭服务业,总觉得有种心理负担,后来慢慢转变过来了,觉得家庭服务业不再是一份不体面的工作,而是一份能赢得社区居民尊重认可的工作。
雷铎认为,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选择家庭服务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未来养老是一大难题,家庭服务业所提供的为老服务,可以缓解这一难题。希望更多的大学生放下架子,加入家庭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