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加大惩处作弊力度,才能斩断腐败链
内蒙古新闻网  14-06-19 09:49 打印本页 来源: 钱江晚报  
 

  中央电视台17日播出《高考场上的神秘“考生”》,曝光了一起跨越湖北和河南两省的有组织高考替考案。而在高考前两天,山东省18名大学生打算到河南做高考“枪手”,好在还未动身,就被济南警方抓获。从两个案件来看,替考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要斩断高考作弊利益链,有法律专家建议,要尽快制定考试法,并对刑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让替考等考试舞弊入刑,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中国是个考试大国,古代的科场舞弊当然是入刑的,但现在却主要依靠一些刚性不足的行政规章进行约束。“取消考试资格”、“取消各科考试成绩”、“通报批评”、“停考1年”,诸如此类不痛不痒的处罚,使得替考等考试作弊成为低成本、高收益的一桩“买卖”。更何况,由于缺乏处罚依据,“掮客”被曝光,屁事没有,“枪手”被捉,也能潇洒走人。只有当替考入刑,不止考生受罚,“掮客”、“枪手”、家长、监考者等人才会一同被惩治。

  事实上,考生自个去找枪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他没有聘请枪手成功“闯关”的实力。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身份识别技术不断升级,机器是不会装傻的,只有人会装傻。看央视曝光的镜头,最让人震惊的一个细节,是一个女“枪手”误把“雇主”的指纹贴到食指上了,本该是中指,机器旁的女工作人员提醒她用中指,她却仍用食指,就这样过关了。工作人员当然是被收买了,被收买的岂止是她。“打点一个考场起步7万元”,这是“掮客”支付的。而光靠“掮客”的钱还是不行的,得有能罩得住考场主考的权力才能一路畅行。河南被曝光替考考点校长直言,“能替考的肯定非一般人”。替考组织者李某表示,雇用枪手的,都是“有钱的当官的”。

  对于屡禁不止的高考作弊行为,惩戒不足是重要诱因。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考试上动用的人力、物力是世界上最多的,但仍不能杜绝作弊现象,这说明考试作弊已成为“社会问题”。

  治“乱象”须用重典。想彻底遏止和解决以事业单位考试舞弊为“代表”的考试舞弊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违法成本,真正震慑违纪和作弊者的,是尽快实施“作弊入刑”机制。在我国清代针对科考舞弊者惩罚上等同“罪犯”,要仗责、充军发配,甚至还有被斩立决的,其严厉对待舞弊的态度值得借鉴。而在美国、韩国等国家,作弊入刑也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并付诸实施。

  选拔考试首先考的是诚信,其次才是学识。赶紧地加大对作弊处罚力度,以维护社会的诚信基石。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请对车窗抛物说不!
和谐一家亲
寻找清凉
人在花丛游 心在花...
感受草原民俗 体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民那达慕 文工团来助兴
“流动畜群”带来好生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