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打造诚信至上地 构建和谐消费园
内蒙古新闻网  14-08-22 09:40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进一步强化商品交易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诚信示范市场”创建活动,通过培育、规范、指导、监管、服务等多种方法,着力打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为广大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为打造诚信至上的市场环境,呼和浩特市各基层工商所按照全市统一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对企业进行规范、指导,为让消费者更好地消费、维权,工商部门和市场共同在市场内悬挂、张贴各种消费维权知识以及市场信用管理等制度,对消费纠纷进行售前预防,对售后产生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服务,以此来倡导商家诚信经营,铸造和谐消费环境,让老百姓和经营者看到,监管无处不在。

  走进赛罕区金盛国际家居商场,整洁的环境以及如何维权的各种标牌、吊牌映入眼帘,在每家商铺的显眼位置,悬挂的各种经营证照让人一目了然。金盛国际家居办公室主任吕峰向记者介绍,打造规范诚信文明的市场环境一直是他们的追求,为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市场方首先严把商家准入关,以确保产品正规、合格。为尽快解决消费者的投诉,市场方在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实行先行赔付制度,大大便捷了消费者。

  始建于1954年的内蒙古民族商场从1996年开始,积极参与“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以“服务永恒、诚信永远”的宗旨,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先后获得“全国诚信单位”、“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为更好地服务顾客,民族商场坚持以制度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入场柜。

  呼市工商局市场科副科长舒伟向记者介绍,多年来,我市各级工商系统通过培育、指导、监管、服务等多种方式,规范市场的经营,对于缺斤少两、质量问题等违法违纪等情况,监管部门重拳出击进行制止。首府不少市场的主办方和经营者遵纪守法、规范经营,为打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添砖加瓦,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不久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012 —— 2013年度认定的“全国诚信示范市场”名单,内蒙古国际商贸城获此殊荣,成为我市第一家荣获此项荣誉的市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更令人高兴的是,随着观念的转变,商家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信誉、品牌,很多经营者拒绝“一锤子买卖”,以诚信文明的良好声誉取信于消费者。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文明诚信市场的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提升市场信用建设水平。2010年和2011年,呼和浩特市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自治区工商局的部署开展了诚信市场创建活动。 2012年,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和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呼和浩特市文明诚信市场”的认定工作,每年评定命名一批,以进一步推进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设,打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2013年,我市市级“文明诚信市场”已达到9个。

  今后,呼和浩特市还将把文明诚信市场的创建工作由城市向各旗县以及农村市场拓展,提高各旗县区集市经营者的诚信水平,增强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效果,确保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首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祁晓燕)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车”飞转
内蒙古举行第二届村道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