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某某术前。

郭某某术后。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获悉,由该院眼科杜红艳等团队主持开展的显微斜视手术已成功完成100例,数十名大角度斜视的患者得到了一次性矫正,年龄最小的3岁。
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病,由于患者对斜视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忽视,多数患者在就医时均已形成了斜视性弱视,视力较低,不仅影响用眼性的学习和工作,更是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麻痹性斜视患者,由于眼肌麻痹,常采用偏头、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视物的不适,常久发展,易形成脊柱侧弯,最终导致患者自闭心理和自卑感的形成。
据杜红艳主任医师介绍,目前消除斜弱视主要从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功能、融合功能治疗等五个方面进行治疗。过去在没有显微手术镜的情况下,医生通常采用直视手术的方式进行斜视矫正。如今采用显微手术镜进行斜视手术矫正后,医生在显微镜下,能够更清晰的进行肌肉的暴露与分离操作,特别是在上斜肌、下斜肌断腱、部分切除、转位等技术环节上,使缝针位置和固定肌肉的操作更简便、更安全,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保留和分离睫状前血管(ACV),避免眼前节缺血(ASI)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优势,提高了复杂斜视手术的成功率,如: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斜视矫正术、高度近视、甲状腺相关眼病、斜视二次手术等。术中使用的可吸收缝线,避免了因拆线引起的患儿哭闹、伤口水肿,使球结膜缝合平整,避免了结膜瘢痕、囊肿,达到了美容效果。
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杜红艳等团队所开展的显微镜下超大斜视手术,突破了斜视手术常规量和需多次手术的常规,尽可能通过一次性手术,对斜视患者进行手术矫正,达到了创伤小、矫正良好的效果,不仅使患者避免了承受多次手术的身心痛苦,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讯员:丁瑞)
相关链接
专家简介:
杜红艳、蒙古族、眼科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导、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内蒙医学会、呼市医学会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率先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项;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医学会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论著2部。目前主持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一项。擅长小儿斜、弱视、玻璃体视网膜眼底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主攻黄斑疾病的手术。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专病门诊出诊时间: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