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焦点话题】安全用药,你做到了吗?
 

在呼和浩特市一家药店,一位妇女正在自主选购非处方药品。(记者 霍晓庆 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的通知》,将于9月1日至10月31日,连续第四年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8月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出《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确定了门、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多发病共计53类,是首个省份按照卫计委的要求明确提出静脉输液的管理规定与具体要求措施,这一做法引发人们的关注。

  在我们身边,滥用药情况很常见,通过网络、电视广告、健康讲座购药并且买到假药的情况也不少。合理安全用药,一直被呼吁,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

  滥用药,小心肝肾功能损害

  病毒感染发生的感冒,服用抗生素没有任何效果

   情景一:孩子发高烧没去医院治疗,而是在家使用一种常用小儿退烧药,一个星期后,烧是退了,但孩子出现了恶心、呕吐、嗜睡的现象,慌了神的贺女士这才抱着孩子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检查得知,因为过量使用退烧药,孩子肝脏受到损伤,需要住院治疗。

  按药物说明,这种小儿退烧药在高烧38.5度以上才能服用,而且每次使用间隔不能小于6个小时,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如果症状不缓解,就需要去医院治疗。贺女士却给孩子使用了一个星期,最终导致肝脏损伤。

  自己给自己当医生,不弄清病情就胡乱吃药,不针对病情使用合理的剂量、剂型,这是很多人用药的真实情况。李艳梅医师提醒大家,用药需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如果身体出现问题,不能简单地使用镇痛或退烧类药物,一定要去医院查明病情,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治病。

  “滥用药危害很大,轻的会出现胃肠道反应,严重的会出现恶心、乏力、皮疹,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眼睛和皮肤变黄问题。最常见的是药物的肝肾功能损害,因为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不对症用药还会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在接诊过程中,因不合理用药产生副作用的患者达到四分之一还多。”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艳梅说。

  情景二:“来一盒头孢,一盒感康,再来一盒布洛芬。”感冒了,小孙一进药店就对售货员说。“你有什么症状?”“咳嗽、流鼻涕,反正你按我说的拿就行,我每次都吃这几种药,效果挺好。”

  “有的人感冒,不检查血常规,也不知道白细胞高不高,中性粒细胞是不是明显增高,没有针对病情综合判断就乱用抗生素,于是产生了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肝肾功能损害,有的还会导致二重感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李艳梅医师提醒大家,大部分感冒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而不是细菌感染,服用抗生素没有任何效果,还可能造成二次感染。而且同一症状可能由不同疾病导致,我们所认为的感冒可能是其他疾病的首发症状,滥用药只会延误病情。

  情景三:“你的病不严重,回去后按我开的药吃,很快就好了。”“大夫,你给我开成中药吧,听说中药副作用小……”

  因为担心西药有副作用,很多人倾向于使用中药,以至于医生已经很明确告知吃什么药,但有的患者一定要吃中药。对此,李艳梅医师强调,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中药好,但中药也不是没有副作用,只是很多药没有标明。“很多人上火了就吃泻肝丸,因为长期服用导致肾功能衰竭,最后变成尿毒症。有的人因为常年吃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出现了一些症状,自己也不去检查,归结为自身疾病,还会加大药量,增加种类,这样更加重副作用的产生。”李艳梅说。

  非实体药店购药,小心买到假药

  有些药如果在当地买不到,可以找成分相似的药物替代

   案例一:记者在网络上搜索“治疗痛风的药”,出来很多网站,在一家名为国药某某丸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广告语:国药某某丸的问世填补了国内无特效药治疗痛风病的空白……是国家唯一指定的痛风病临床用药,3天止痛,7天降酸,30天溶解痛风石,3周期逆转嘌呤代谢!痛风治一个好一个!

  记者查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中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中有关药品功能疗效的宣传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出现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等广告词。以上的广告词,明显违反规定。

  “很多网络和电视药品广告夸大其词,故意让公众误解,怂恿公众购买。很多患者病急乱求医,听信了这些小广告,结果买上了假药,造成了严重后果。所以,消费者不要轻信网络或电视广告上的吹嘘,随意买药。使用非处方药,要去药店在药师的指导下用药,使用处方药最好去医院检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培荣说。

  案例二:张先生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遇下雨天就复发,疼痛难忍。但母亲心疼钱不愿意去医院,张先生便在网上帮母亲买了几个疗程的药,不仅省了到医院排队看病的麻烦,而且还比医院开出的药要便宜许多。然而,服了几天药,母亲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后来经过查证才发现,张先生购药的网站是冒充的医药网站,药也当然是假的了。

  据张培荣介绍,呼和浩特市有类似遭遇的群众不少,局里经常接到投诉举报。“消费者投诉的网站都在外地,我们查起来难度很大,维权困难,所以为了避免买到假药,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在网上购药。去正规的药店购买,即使遇到什么问题,也好维权。”张培荣说。

  据了解,通过互联网向个人销售药品,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必须标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编号。张培荣提醒大家,未经批准网上销售药品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正规的药品都有国药准字批号,消费者可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但即使查到了也有可能是冒充的假药,网络销售的药品消费者识别难度比较大。有些药如果在当地买不到,可以找成分相似的药物替代。

  合理用药医院要注意,患者更应提高认识

  能口服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情景一:很多人感冒后,嫌去医院排队麻烦,就选择去小诊所治疗。为了患者快速退烧,有些诊所医生一开始就为患者使用高级抗生素加激素的治疗方法,这样,患者立刻会觉得好了很多。但过几天体温又升高,感染加重,患者不得不转到大医院去治疗。

  李艳梅医师介绍,因为一些小门诊用药没有遵循基本用药原则,医院再对患者进行用药时就会受到限制。“小诊所一开始就用了高级的抗生素,到了医院,我们不得不使用更高级的才有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患者会觉得医院的药贵。正规的医院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循安全、经济、简单、有效的原则用药。”李艳梅医师说。据了解,这样的患者在呼吸科和儿科比较常见。

  情景二:有的患者,生病也来医院检查了,医生给开的药也在用,但为了快速去病,自己私下里又在吃一些中药或其他的药,并且不告诉医生。

  李艳梅医师告诉患者,千万不要这样做,药物之间可能有冲突,影响疗效,拖延病情。而且相同作用的药物重复使用,会导致副作用叠加,对身体造成损害,得不偿失。也不要迷信一些广告里的特效药,有些药成分差不多,但各个厂家为了提升利润空间,把药稍微做一点改变,再取个新名字,摇身一变,就成了高价药。因此,消费者在买药时,要看对你的疾病起作用的成分是什么,而不是迷信一些特效药,否则效果差不多,还多花冤枉钱。

  情景三:“你只是有一点轻微的脂肪肝,平常多运动,清淡饮食,注意少抽烟、不喝酒。不需要吃药。”“啊?我来你们这儿看病连药都不开,还叫看病吗?”

  “在接诊过程中,这样的患者较为常见。一些人,本来问题不大,不需要吃药,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上的调节完全可以恢复正常。但患者觉得不吃药病就不会好,非要吃药,有的还直接要求输液。安徽省规定的53类常见疾病不需要输液,是对医院行为的约束,我觉得也是对患者的一个提醒。在合理用药上,患者也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李艳梅医师说。

  李艳梅医师提醒大家,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用药前必须阅读说明书,注意药品有效期。用药时尽量选择可靠、副作用小的药,用药尽量简单,能用一种药治好的就不要用多种。不要盲目静脉用药,能口服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使用时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足疗程使用,勿擅自使用和滥用。(记者 霍晓庆 实习生 张博慧 王玲)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乡村采摘 绿色享受
绿色库伦迎宾朋 火红安代舞精彩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