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男人消瘦,偏黑,但神采奕奕。进了办公室,他自顾自地在电话里安排着工作。
这就是那个在2000年赚了第一桶金,不舍得为自己买房,却花了84万元给村里半支剑河修了第一座桥的人。
这就是那个资助过4个贫困大学生却连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的人。
这就是那个为了村里的建设自己垫付了300万元的人。
杰斐逊说:“一个人接受了公众的信任之后,就应该把自己看做是公共财产。”
赵有强做到了。在村里任支书,对赵有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村集体没有任何积累,村民年均收入不足5000元。瓶颈在哪?穷根怎么摆脱?赵有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有心的赵有强决定用自己管理公司的方法管理村务,他一个月扎在村民堆儿里,800多户村民是个啥情况,他心里门儿清。
村里家底儿薄,老百姓要吃水、浇地、铺路,钱从哪来?让村民没想到的是,3个月后,村里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砂石路铺到了家门口。人们知道是赵有强自己出资垫付47万做了这些事以后,整个村庄被感动了。
“你们想没想过赵有强为了建设村子会自己垫钱?”
“没想过,他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又佩服又感动。外村的人都羡慕我们,说我们摊上了好书记。”说起赵书记,74岁的村民张兰海激动不已。
之后他依托“一事一议”项目给村里打了井,老百姓浇地再也不用犯愁。“打了井铺上管道以后,我们往外租地由原来的一亩40元钱一下子涨到1200块,收入多了好几倍。”村民老张说,“赵书记还给全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了集贸市场。”
西道村的便民服务大厅有一张“红名单”,一张“黑名单”。遵守村民民约手册上红名单,违反村民民约上黑名单。村民谁也不敢违反手册。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虚名一个饭碗,赵有强根本用不着这样操心劳神。他的路丰道路有限公司每年净利润可达900万元。然而2013年公司几乎没有业绩,2014年上半年分文未赚。所有的心思都被用在西道村的建设上,因为在他心里这是一种责任。
公司一分钱也不挣你不着急吗?”
“急!但我走了村里咋办?我得对村里的老百姓负责。”赵有强的话让人动容。
他牵挂这个村。一次生病,他媳妇心疼地奚落他:“你这病好治,输完液直接回村委会,病就好了。”
赵有强领着村民植树、搞卫生,他管这叫“村民大会战”。把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又一门心思发展经济。
西道村的药材种植由零敲碎打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近5000亩,村民年均收入增长到10000元。他又自己花了10多万请人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万亩高效经济林已栽种4000亩;万亩公益林已栽种6300亩;万亩设施农业园区也已开工建设。
记者在村里终于见到忙碌的赵有强:“前前后后垫了300多万,家里人没意见吗?”
“有意见。回到家里她咋说都行,谁让我理亏呢!”
“再让你选择一次,你还垫钱吗?”
“我能为乡亲们干点事,得到他们的认可,这种快乐无法用金钱衡量。”
走出西道村的时候,我们看到村民脸上一直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记者张慧玲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