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百姓心坎上的“幸福工程”
———兴安 盟全力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综述
三年时间,在全区农村牧区实现“十个全覆盖”。这一喜讯,如沐春风,振奋人心,令人鼓舞,让兴安盟110多万农牧民群众看到新希望和新幸福。
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这一目标后,盟委、行署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专题研究部署,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具体行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抓手,倾情投入,生动实践。
一年来,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推进,兴安盟广大农村牧区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吃上自来水,走路不沾泥;电视频道多,娱乐有场所;看病不出村,买货有商店;上学不花钱,老了政府管……幸福生活就像春风甘露洒向兴安大地千家万户。
最新统计显示,兴安盟共有847个嘎查村,截至目前已实现全覆盖289个,完成全年任务261个的111%。其中,乌市58个嘎查村和阿尔山市3个村做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全部实现覆盖;扎旗44个、前旗62个、突泉县63个、中旗59个嘎查村年内实现全覆盖。2014年全盟计划完成投资23.74亿,目前已完成投资2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8%。
“十个全覆盖”成为我盟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幸福工程”。
●大民生筑梦大幸福
初冬时节,走进突泉县永安镇哈拉沁村,宽阔的道路通行顺畅,整齐划一的院落整洁有序,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农户家的房屋改造后焕然一新,村民们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便民连锁超市里商品齐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哈拉沁村由突泉县有名的贫困村一下子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明星村,村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实惠。
在兴安盟近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哈拉沁村这样的幸福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十个全覆盖”工程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合上了农牧民追求幸福的脚步。对于兴安盟这样的贫困地区来讲,全覆盖不仅仅是承诺、是责任、是挑战,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为了真正让惠民工程变成幸福工程,盟委、行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举全盟之力强势推进。全盟上下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各级各部门精准把握“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总目标和总要求,主要领导亲自负责、靠前指挥,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的领导体系。按照“集中覆盖”的思路,以“旗县主体、先易后难、整村推进、分期实施、多元投入,科学调度、舆论先行、保证质量”的原则,先进行集中改造人口大的村、交通沿线的村、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和生态旅游区内的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建一批、成一批”,逐村“销号”、逐年“销号”,最终实现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先进示范的带动效应,形成上下一盘棋、干部群众一条心,全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浓厚氛围。今年重点选择261个嘎查村为首批示范村,目前全部实现全覆盖。
“十个全覆盖”其实就是在关注农牧民缺什么、少什么、愁什么、盼什么,把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牧区,也就是把好事儿办到了农牧民的心坎儿上。
大民生,大实事,件件掷地有声,筑起了老区群众幸福梦。
●大变化彰显大作为
每一项惠民政策,都对应着农牧民幸福“图谱”中的一个坐标,为了让这图谱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我盟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更加注重统筹推进,力求在“四个结合”中实现“两个同步”,即:将“十个全覆盖”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扶贫攻坚、与生态移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十个全覆盖”与富民增收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十个全覆盖”的带动效应,让110多万兴安农牧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农村牧区的新面貌带来了农牧民的新生活,更促动了大家观念的转变。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广大农牧民再也坐不住了,昔日“冬天家家热火炉,户户在家闲。”如今“冬天家家无闲人,个个忙致富。”
“冬闲”变“冬忙”,折射出的正是“十个全覆盖”落实后农村牧区的一个重要蜕变。
浓浓的民生情怀,彰显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作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开局之年,我盟把全覆盖件件办成了惠民的大实事。
2014年,兴安盟农村牧区开始了旧貌换新颜的伟大转变。
危房改造工程,计划完成1.4万户改造任务,已竣工13504户、竣工率96%;
饮水安全工程,计划解决5.9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全盟整体工程进度已达到85%;
街巷硬化工程,计划硬化嘎查村180个、农牧林场20个,建设规模610.5公里,目前已全部竣工;
村村通电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2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的41.2%;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计划安装户户通101837户,目前设备已全部发放,录入率达到90%;
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计划建设119个学校(幼儿园),其中已竣工84个、实施内部装修29个;
标准化卫生室工程,计划建设173个,目前已全部完工;
文化活动室工程,计划为266个嘎查村文化室配备设备,目前设备已采购完毕,正在陆续发放;
便民连锁超市工程,计划新建242个,已全部完成;
常住人口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工程,新农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任务53.4万人的99.63%。新农合全盟参合97万人,参合率达到98.6%。高龄津贴全盟发放人数为19719人,津贴全部按时足额发放。
数据,不仅仅呈现出我盟“十个全覆盖”的工作成效,更是一份份能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民生清单”……如今,兴安盟正在按照已经规划好的“十个全覆盖”时间表,全力为农牧民筑梦“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