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将至,近日在网络上不断流出“火车票票价最快年底前将涨价,高铁票价将实行浮动制”的消息,于是瞬间内铁路部门被网络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随后,我们注意到央视新闻发微博进行了辟谣:“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明确表态,消息不属实”。作为普通公众来讲,火车票涨价的“声音”真的来了,你怎么看?
火车票价,20年未涨,相信谁都有切身体会。坐汽车哪怕是只到百里之外的邻近城镇,花费也在40元上下,而火车票价竟然还停留在十元价位。从安全角度来比较,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超十万人,而铁路部门运输秩序有一整套完整的调度系统,安全指数超出了任何交通工具,每年发生的事故屈指可数。这样一个安全又便宜的“国民福利”理所当然牵动着国人的神经,十多年来,每一次火车票“涨价”的声音,都不可避免的引发一系列的争议,既有对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批判声,也不乏为其打抱不平之言论。
火车票涨价的信息,在网络上的引起了几方吵架的态势。诚然,火车票价涨不涨总不能靠吵架来决定,可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怎么看?
当前,中国的普速铁路已经基本成网,覆盖整个中国,高铁也慢慢步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铁路成为了大多数百姓出行甚至上班的首要选择。因为便宜,学生暑假、寒假均已火车为主,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辛苦赚钱不容易,现实不得不选择铁路,经商做生意、谈业务的旅客,考虑到成本,同样,火车也是不二的选择。因此,火车票调价他们由感而发,火车票涨不涨价,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自然他们的更纠结,关注度更敏感。
殊不知,火车票票价的调整,特别是普速铁路票价的提高,关系民生,不会一蹴而就,必然会经过大量的调研以及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才有可能实现调整的可能。笔者认为,铁路在身负巨债的关键时期,火车票是否涨价,需要国家作出统筹安排,既要考虑公益性,又要考虑铁路企业的承受能力,既要让铁路在改革中轻装前行,又要让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的老百姓。(亓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