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奈曼旗刘亚飞:一次偶然成就了一份事业
内蒙古新闻网  14-12-02 10:09 打印本页 来源: 通辽日报  
 
  刘亚飞是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的一名普通农家女,结婚以后,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也平淡幸福。2000年,偶然一次看电视,当时正在播放沈阳某地农民依靠食用菌大棚致富的新闻,这让刘亚飞心里一动:原来食用菌还能卖出这么好的价钱,在我们这里发展食用菌行不行呢?带着疑问,夫妻二人开始了求学之路,并于当年秋天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一栋长25米的大棚,开始尝试发展食用菌产业。在二人的辛勤经营下,当年食用菌喜获丰收,销路也不错,收入达到2万元。第二年,他们又扩大规模,新建了接菌室、办公室、简易原料储备库、凉晒场以及磨菇棚。二人边学边干,到2007年,刘亚飞家的食用菌生产线已达到年产三级菌1万袋、栽培袋5万袋、出鲜菇8万斤、盐渍菇2万斤的规模,年产值达10万元。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刘亚飞的食用菌产业也迈向了“辉煌”。在大沁他拉镇政府的扶持下,她投资20万元,建成标准磨菇棚9栋,总占地面积15亩。与此同时,联合本村5户菇农注册成立了奈曼旗第一家食用菌合作社——奈曼旗太仓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群众纷纷利用“冬闲”时间从事庭院式小规模食用菌栽培,每户一冬天便可增收1—2万元。如今,合作社已发展菌棚31栋,年产三级菌5万袋,生产栽培袋20万袋,并由单一的平菇发展到姬菇、双孢菇、小黑平菇、白平菇等多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科尔沁区、赤峰敖汉、辽宁朝阳等地。

  2012年,刘亚飞又投入资金40万元,建立了金针菇养菌房、出菇房、菌袋生产车间、保鲜库、产品加工车间。目前,合作社仅菌包生产一项年可消耗玉米芯1000吨、锯末500吨、玉米秸秆500吨,使周边农业下脚料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产值最大化。

  刘亚飞说,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尽快富起来,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和她一起走上致富路。

[责任编辑 张睿 ]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再见,战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走上公益岗位
微心愿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