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1日20时开始,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呼市公安局、市四区属地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统一行动,走上街头劝解露天住宿的流浪人员去呼市救助站,那儿管吃管住,想回老家的救助站还负责买车票,到救助站可以住100天,直到度过寒冷的冬天。
12月8日20时许,呼市市区的温度降到了零下16度,天空飘着小雪,记者跟随呼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寻找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
在洪兴建材市场马路对面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很远就能看到有人点燃一堆火。来到近处看到,这堆火是一名叫赵某某的流浪人员点燃的。据他说,这些木料都是这几天捡来的,就是准备天气冷了点火取暖。“太冷了!跟我们走吧,我们是救助站的,去救助站过了年,天气暖和了再说。”赵某某很是不情愿,在众人的劝说下,最终同意跟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起走。
随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中山路民族商场天桥下,他们知道有一名流浪人员常年在这里,但是在马路两侧找了半天并没有找到。顶着寒风,大家最终在旧城北门附近的一个ATM自助银行找到了这名50岁左右、蓬头垢面的流浪人员。不料这名流浪人员对救助站工作人员大发脾气,表示绝不离开。一会儿,配合行动的公安民警来到现场,告诉他ATM自助银行内不能留宿,最终流浪人员跟着救助站工作人员上了车。
呼市救助站郝占奎副站长表示,按照规定,是否接受救助是流浪人员自己的选择,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还不能太“自愿”。比如最近室外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这个时候,能劝尽量劝,救助站劝不动的,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帮着劝,最后还不行就找公安民警来劝,保证不会用强制手段把流浪人员拉到救助站,工作人员还带着食物和棉衣棉被,如果实在劝不走,就留下棉衣棉被和食品,再嘱咐对方,实在冷得坚持不住就去救助站住,找不到地方就打110报警,让民警送他们去救助站。总之,他们尽量让每位流浪人员都能感受到尊重,愿意接受救助。
市民在街上看到乞讨的流浪人员,都可以拨打110报警,属地派出所民警就会出警调查,之后通知救助站。救助管理站主要救助的是没有收入、衣食无着并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每年呼市地区总会有20多个流浪人员来到救助站过冬,有精神疾患和无法正常表达想法的流浪人员,救助站会安排他们到呼市福利院。 (记者 毛锴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