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敖汉旗长胜人:圆梦路上享幸福
内蒙古新闻网  14-12-19 11:53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今年7月21日,敖汉旗长胜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全国重点镇,重点在哪里?带着这个选题,初冬时节,记者来到长胜镇采访。镇党委书记康吉慧告诉我们,长胜镇重点保民生、促发展,坚持三项定位,即打造全旗农产品加工业大镇、全市劳务经济大镇、全区生猪产业大镇,建设四元经济,即以绿色种养基地为依托的农牧业经济、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以城镇和市场为支撑的商贸经济、以劳务输出为载体的劳务经济。三项定位、四元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同比增长600元。
  榆树林子村农民黄雨和在介绍生产生活现状时,说了这样一句顺口溜:种地不用牛犁耙,买卖牲畜信息化,打工远近任意走,养老医疗乐万家。
  看着农民自豪的神情,记者为之一振,这就是中国农民梦,这就是保民生、谋福祉,这四句话所描述的正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长胜农民的幸福生活。
  种地不用牛犁耙
  夜幕降临,街灯闪亮,齐家窝铺村56岁的女村民栾凤琴与其他村民一起兴高采烈地扭起了秧歌。她告诉记者,家中22亩玉米全部实施了膜下滴灌,一亩交380元,合作社从种到收全程负责。齐家窝铺村主任傅立和说,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了立诚农民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全村1万亩耕地实施膜下滴灌,统一管理。新打井71眼,确定60名责任心强的社员为井长,浇地不用村民管,井长负责。合作社有34台机车,解放了劳动力,全村526户2200口人大部分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劳务增收350万元。“种地不费事了,你说,不就是扭秧歌锻炼吗?”栾凤琴说。
  另一个膜下滴灌全覆盖的六合号村党支部书记张志敏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六合号村农民种植合作社,把14000亩耕地建成了膜下滴灌,合作社44台机械负责作业,农民每亩地交380元,不用劳作只等收获。村民张荣富30亩玉米全部实施膜下滴灌,亩产900公斤,每亩纯收入1320元。 张志敏种了250亩膜下滴灌,其中160亩高粱制种,亩纯收入1400元以上。
  该镇副镇长刘柏华说,长胜镇12万亩膜下滴灌实现了粮食生产工厂化,占全镇24万亩播种面积的50%,预计三年时间可实现膜下滴灌全覆盖。每亩可节省灌溉用水、用工成本200至300元。玉米产量达750公斤,好地块950公斤。
  闻名遐迩的“牛力皋”荞麦生产也实现了机械化节水喷灌,今年喷灌1000亩,亩增产值300元,明年力争5万亩。8月29日,《光明日报》、《中国水利报》记者到长胜镇采访,镇党委书记康吉慧的两句话“全镇膜下滴灌面积全旗第一,实现粮食产量2.5亿斤全旗第一”,高度概括了现代农业的成效。
  买卖牲畜信息化
  双井村农民养羊户韩跃军说,现在买卖牛羊不用东奔西走,一个电话经纪人就上门来了。同样,引进良种畜禽全由合作社代办,六顷地村养驴户刘中华说,每集都要上市逛逛,看看行情。长胜镇村主任董景新牵头建起了全市最大的敖汉旗牲畜交易市场,注册了“赤峰德民鑫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了“顺鑫亿肉驴养殖合作社”,建起了长胜镇千头驴繁育小区,上连接市场,下对接养殖户,客户遍布京、津、黑、吉、冀、粤。
  这个占地150亩、投资1450万元的敖汉旗牲畜交易市场设有牛交易区、驴马骡交易区、羊交易区、家禽交易区、临时寄养区、交易服务区六个功能区,配有装卸台、电子衡器、信息网站、配套中心等服务设施。董景新说,每集约上市羊2000只、驴500头、牛150头。市场一侧的顺鑫亿肉驴养殖合作社已吸收饲养10至20头肉驴的社员150户,总饲养量1000头以上,正全力打造“敖汉驴”品牌。
  在长胜镇见到的养殖业另一亮点是越胜养羊专业合作社,建标准化育肥羊示范场200亩,总投资2000万元,年出栏育肥羊4万只,成为全旗最大的优质育肥羊基地,不仅长胜的农民,就是周边省市、旗县的农民都可以成为社员。
  打工远近任选择
  长胜镇充分发挥长胜劳务公司和劳务经纪人的引领作用,提高有组织输出的比重,2014年输出劳务2.7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1.8万人次,分布在北京、沈阳、黑龙江、大连等大中城市,实现劳务收入4.1亿元。孟克敖村农民李建说,打工不是非要去外地,可以就近选择。
  耕丰农机合作社安置有农机具的400余名农民打工,农民入社前每年春季只能播种一二百亩地,收入2000元左右。入社后一个拖拉机手每年春季能播种七八百亩地,收入1.5万元,实现了社员与农民收入的双增加。该社容纳打工人员不断增加,又创办了耕丰滴灌带生产厂,今年9月2日开业,投资20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套颗粒机器和4台生产滴灌带机器,一昼夜4台机器生产160捆滴灌带,已经安置10余名技术农民,有10余辆农用车为其收购原料。
  长胜谷丰粮贸公司安置农民30余名,公司瞄准长胜及周边地区百万亩玉米的优势,在长胜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建起了占地128亩、投资2500万元、仓储能力达15万吨的收储物流企业,解决了群众卖粮难问题。
  这样的就业企业还有家乐都、糠醛厂等。今年,“巴新”铁路的开通与站点的设置,将会使长胜镇的物流业与500多家商贸企业如虎添翼,劳务经济再上规模。
  养老医疗乐万家
  长胜镇党委、政府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切实保证各项惠民政策真正惠民。积极争取上级“十个全覆盖”项目,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投资480万元、2400平方米的长胜幼儿园。积极开展新农合,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3%,合作医疗报销款690万元。在六节地、荷也勿丹、牛力皋三个村建设标准化卫生室。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化进程,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5%以上。积极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全镇人民业余文化生活。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关注弱势人群的生产生活。多方筹集资金200万元,规划建设1100平方米的敬老院。“十个全覆盖”项目覆盖了民生、幸福了百姓。

  

[责任编辑 张睿 ]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特警巡逻 备战春运
塔韩线色连集运站...
天冷健身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野外拉练励精兵
“小丑”送惊喜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