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空挂学籍“高考移民”需治理
内蒙古新闻网  14-12-23 17:10 打印本页 来源: 西安晚报  
 

  

  户口已经迁入内蒙古自治区,却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2015年的高考。近日,数百名考生家长因此频繁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要求允许孩子高考。而内蒙古有关部门查实,这其中绝大多数考生是在内蒙古“空挂学籍”,属于需治理的“高考移民”对象。(12月22日《西安晚报》)

  由于内蒙古教育水平和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偏低,加之紧邻北京、交通便利等因素,成为了“高考移民”重灾区。内蒙古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这里的“高考移民”主要操作办法是,把学生户口迁入到内蒙古某旗县,然后到其他旗县办理假学籍或“空挂学籍”,每逢学业水平考试等重要节点就回来“应卯”考试,其余时间均在原籍就读。

  我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每个中小学生都有唯一学籍号,实行“籍随人走、终身不变”。教育部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严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挂读生”和变相招收“借读生”。显然,“空挂学籍”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

  “高考移民”损害高考的公正性,虽然“成功”了会给孩子带来利益,但却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现在因为查处的力度增加,孩子无法报名高考,对孩子影响极大。调查发现,凡是能花大力气给孩子办理“高考移民”的家长,多数是外省份经商或从政的人员。需要追问的是,这些家长为何能够成功让孩子“空挂学籍”?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日前对本市的两所民办中学突击检查发现,持自治区外身份证号的690名学生中,有590人不在本校实际就读,其中大多“空挂学籍”。恐怕“空挂学籍”在当地已经成为了“潜规则”。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些家长能量再大,没有当地学校接收,也是无法成功“空挂学籍”的,最该严查的恰恰是学校,学校的领导究竟拿了“空挂学籍”多少好处?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