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敖汉旗崛起一座文化新地标
内蒙古新闻网  15-01-13 15:13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清澈的孟克河像一条洁白的哈达,从南到北飘过新惠小城。新城区文博产业园,白墙黛瓦仿古建筑风格的华夏第一村古玩城就坐落在这。

  “我辛辛苦苦几十年收藏的古玩,如今价值不菲,我想这不是我私有的财产,也不是我们家族的财产,这些最终是属于国家的,博物馆就是这些宝贝的最终归宿。”内蒙古敖汉旗古文化收藏协会会长、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馆长丁起义如是说。
  敖汉旗是全国文物大旗,民间收藏极其丰富。民间人士丁起义先生穷其半生精力与财力,痴迷于古玩收藏事业,收藏从上世纪50年代到远古8000年的农耕、民俗器物5000多件,于2012年9月成立了第一村民俗博物馆。最新建设的博物馆占地46亩,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其中第一村民俗博物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这个项目于2014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建筑已经封顶,周边通过招商入驻了56家民俗古玩店并已挂牌营业。老丁感慨万千地说:“第一村品牌的影响力还真大,新华社、中央电视台4套《走遍中国》、6套《中国通史》栏目都在这里进行过采访和拍摄,社会效益显著,这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民间收藏从地下转到了地上,藏品从死物变成了活物,我们也有了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自博物馆成立以来,开展了敖汉民族民俗文化史宣传公益活动,举办了300年至8000年前的民族民俗主题展,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及中小学生2万人次。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更好地保护、挖掘、传承、展示和利用敖汉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敖汉优秀的历史文明,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助推敖汉旗文化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旗文体局局长许景泉说。在老丁的发动下,敖汉收藏界专门组建了协会,发展会员600余人,以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为依托,以麾下加盟的民俗古玩店为精品史前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了集艺术品收藏、交流、展示、拍卖、鉴赏、购销、流通为一体的古玩交流区域中心——华夏第一村古玩城。
  盛世收藏。古玩城的贸易活跃折射出当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我曾经一天就卖出了四件清代瓷器,被天津一收藏家买走,成交额36万元。”华夏第一村古玩城的红山古玉轩老板曲振海说,这里每天都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锦州等城市的100—300余名收藏爱好者前来淘宝、交流、洽谈,月成交额300万元以上。部分藏品参加过央视《寻宝》栏目,获得了“敖汉民间国宝”之称。古玩城在2014年10月被中国民间文物传世工程组委会、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中国古玩研究会授予全国百强古玩店。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